安徽网首页 » 教育

高校科学营营员日记:品国之利器,悟成功之道

7月22日,科学营全体营员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岛园区来参观我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科学号“以及“科学号”的相关科研装备。

来到园区码头,科学营营员首先看到了中科院下辖的远洋科考船“科学号”和“科学一号”。其中,营员们进舰参观的“科学号”科考船是我国吸收国内外在建和已建科考船的先进技术,制造出的全新科考船,船长 99.8 米,船宽 17.8 米,船深 8.9 米,排水 4600 吨,功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是国内最先进的综合性能科学考船。

来到港口,科学营营员先在科学号船员的热烈欢迎与指引迅速来到了“科学号”内部。在舰桥,营员们认真地观察了科考船的先进操控设备,好奇地体验了舰船设施,勇跃提问有关“科学号”的问题。

在船上会议室,营员们细心聆听了舰船大副的报告,勇跃发问,并参观了会议室一旁的船员食堂,进一步体会到了海上生活的乐趣,满足了广大营员的好奇心。

参观完毕后,各位营员排好队伍,遵守纪律,有序下船,沿着码头前往“科学号”装备的深海科考机器人——“发现号”的保养车间。

一进车间,大家就被这个大家伙镇住了,大大的身体,黄色的外壳,巨大而灵巧的机械臂,身上插着复杂的管线,充满了力学和工程学的美感。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机器人最深可以在 4000 米深的地方使用它的机械臂和螺旋桨进行灵活的采集作业和运动。大家围着它东摸西看,似乎不想信这个笨重的大家伙能在 4000 米的海深“来去自如。”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甚至饶有兴趣地向身边的中科院船员询问“发现号”的回收方式、动力系统、出海趣事……并乐在其中。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正午,营员们不得不来到厂房前留影纪念,用“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的科学营口号,结束了上午的活动,乘车回到了中国海洋大学。

在短暂的午间休息后,营员们都恢复了抖擞的精神,来到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去聆听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学子的访谈。

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各位营员积极参加活动,与褚梦凡、赵倩等一批优秀年轻女大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英语学习、语文学习、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关于学习的问题,并且还深入讨论了现代高中生日常生活上的问题。各位学姐与主持人一一回答,说话幽默风趣,引得各位营员观众捧腹大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主持人及台下评委对活动及各位营员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每个营员都收获颇丰。 晚上营员们又进行了了对昨天开始的实验探究活动的最后一部——结题答辩,过程先是由每组代表展示实验探究的的全过程,再由专家评委提出问题,最后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在答辩中每个小组都选取了两位代表进行了结题答辩,运用电脑,详细展示了各小组全体营员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细致分工和深切心得。并细心地讲解了自己在实验过程,自身对实验的独特见解和对实验意义的思考。

同时,在面对台下评委席上专家老师的提问时,代表们凭借自己的自信心和充分的准备,礼貌地一一回答,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会虚心请教评委席上的专家老师们,认真聆听讲解。充分展现了科学夏令营营员们的优良品德素养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作为科学营三组代表的刘思雨同学和余雨同学的表现尤为突出,她们凭借着高超的演讲技艺和对实验的充分了解,赢得了台下的热烈掌声,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然后,科学营三队的队员们在三队队长李道青的指导下前往学校空地下排练了集体合唱和小品演出,练习的尤为认真,力求在明天的节目表演中将科学三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给观众们。经过一番练习后,队员们回到了宿舍开始休息,开始为明天的活动作准备。

作者:六安一中 李郁聪 余雨 倪雅婷

(参加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题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