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教育

高校科学营营员日记:一周科学营 点亮科技梦

7月14日:天津大学开营记录

2019年7月14日正午十一点,安徽省休宁中学营员十五人与带队老师程老师从安徽省休宁中学出发,经近六小时的行程,于七点到达天津大学营地。

到达营地后,营员们共同在营地前合影留念,带着对夏令营的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满怀热情的高喊:天津大学,我们来了!

随后营员整齐排队前往食堂就餐,一路上由志愿者带领,领略了天津大学的广阔而整洁的校园,也遇到了大学中仍在学习的中外学生,并与他们亲切的打招呼。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同学们进入寝室,迅速整理好自身的行李,井井有条的融入了科学营的生活中,友好的与身边的来自各地的但有着共同的科学兴趣的同学们打招呼,交流自己对活动的期待,对未来科技的畅想。

夜晚,我们安徽的营员迅速洗漱,晾衣,在短暂的自习与交流后早早就寝。夜深了,营员们带着一分期待与责任,在静谧中融入了天津的夜晚与安宁。

作者:休宁中学 郑生武

7月15日:素质拓展活动感受团队力量

来到天津后的第二天在带队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早晨我们来到南开大学参加了开营仪式。在欣赏了宣传片后,迎来郑重的仪式,我们有幸见到了武向平院士及各位领导,他们激情洋溢的致辞将夏令营正式带入了开始。

其中武向平院士关于宇宙的讲座令人感触良多,从宇宙起源到理论的发展完善,从对宇宙的恐惧到对宇宙的冷静研究。也许有的理论已经被大家熟识,但当院士以系统的语言组织起来时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无穷魅力。

下午到达体育场参加素质拓展活动,活动寓教于乐,将平日难以接受的教诲融入游戏中,尽管有时游戏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人得意有人失,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团队”的spirit(精神),也让我们平静地对待失利调整心态为 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在晚上的班会上,我们深入认识了各个志愿者与同学!见识到了不同地域的学员风采,天之大试问其高,在会上各营员“各显神通”并由此评选出了文艺委员,小组长等职务,在赞叹之余认识到了自身的长短,尽管并未被选上,但此晚的收获也是极大。

万事开头难,有了今天所起的好头,但愿它所带来的好运与经验教训能令我在后续的活动中表现更加好!

作者:休宁中学 汪敬朴

7月16:聆听讲座,获益匪浅

完美的一天就从早餐开始吧!

“你是我心里的月光晨阳,我是你吐槽却留恋的天大食堂”暖心的话语,食堂的飘香让将要毕业的莘莘学子驻足,回首,也让初来乍到的我印象深刻。

40分钟的车程给了我们讨论晚会节目的机会,大家齐思广议,不断互相补充以及优化想法。节目单渐渐成形,我们也在不知不觉间到达了老校区。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碧柳,清流。

苏万华院士的讲座让人获益匪浅,对于这个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想:

1、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废墟”中发掘别人未觉察的“金子” —当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资源短缺、滥用,人们开始寻找出路,摈弃一些所认为的危害环境的工程、设备。内燃机首当其冲,成为了国内外很多学者攻击的对象。然而苏院士却在内燃机之路上觅路前行,从一而终。他在客观地分析现实以及理性地思考解决方案。从我们熟悉的多类内燃机说起到现代创新性的设备,由表及里。那些看似笨拙的机器能够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

2、学会对比分析,不要被自己众生云云的想法欺骗。—随着环境污染愈发严重,新能源汽车收到大众的青睐和推崇。可是将新能源汽车进行大规模普及,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比如发电厂的设置,充电桩的配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从国情出发,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硬件,况且很多地区还在限电。所以院士提出“在未来相当强的一段时间内仍具有支配地位”

对于开发燃料产生的污染,我们可以通过能源二次利用和零部件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既然是中国就要走出中国特色的道路。                                             

“花堤霭霭,北运滔滔……”我们在昂扬奋进的校歌曲调中满怀斗志,在营歌的悠扬曲调中陶醉自我。  

午餐后开始了一个下午劳累的校区参观活动。从精密仪器测试国家重点实验室到激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到药学本科生实验室到自动化学院到建筑学院馆到校史馆,我们领略了天大的风采和魅力。古朴和现代并存,国内和国外接轨。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校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素质培养。

讲解员的一番介绍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还有在这之后的科研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天大也正是这样一个赋予学生发掘自己能力的地方。Absorbed in the environment , I felt tangibly proud and inspired!^_^

作者:休宁中学 吴林晨

7月17日:牵“弦”搭“塔”集众智

今天过得很有意义。我们吃好早饭之后,在食堂门口集合,一起前往了天津大学体育馆,然后我们进行了筷子塔比赛。这项活动不仅考验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需要我们互相协作,有自己的责任感。比赛时间是两个小时。大家都很认真努力的思考,如何才能用筷子和橡皮搭一座最高的塔。我们组的想法很新颖,虽然不是最高的一组,但我认为我们组应该是最佳创新组。并且塔的高度要坚固,且要承重,必须有严谨的结构。万事都始于一个足以立足的基础,才有机会达到可能的高度。

下午,我们有幸参加了郑老师的讲座,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天津大学的成就,使我们对天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之后,老师还与我们谈论了有关高考的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晚上的班级活动也很精彩,我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油画,我们都很有成就感,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真是充实的一天啊!

作者:休宁中学 余子琪

7月18日:遨游科技海洋 发掘科学奥秘

清晨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撒满了天津市科技馆馆口,似乎也和我们一样,满心期待着这一天的科学之旅。

我们在科技的海洋中遨游,像一只只初生的海燕,奔向了那啸叫着的、翻腾着的银白浪花儿。这里的各个展厅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知识的魅力,发掘了奇特的现象背后的奥秘。在这里的钉床体验更是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乐趣。

下午我们行至天津博物馆参观,虽然忽逢大雨,但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各自撑伞互助下,所有营员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我们领略了古埃及的木乃伊文化元素智慧,似乎展示窗后的阿努比斯正在向我们重现几千年前沉没在深深历史长沙中的埃及文明。

从博物馆出来,小雨初霁,玻璃窗上那一个个跃动着的是水珠,更是我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向往激情。

作者:休宁中学 董欣妍

7月19日:高唱《再见》,深情道别

作为在天津大学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参观了天津大学的代表性建筑北洋广场和油画中所画的教学楼,感到了无比的震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津大学深远的文化历史与现代人文气息。

下午,我们参观了天津大学自称为“帝国图书馆”的北洋图书馆。

在书籍中间遨游,我们切实看到了北洋大学校歌中所著的“要切实的把中华改造”的气息。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的图书馆,馆内藏书几乎都为学术论著与教材教参。

晚上,在全体营员的紧张准备后,为大家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闭营晚会,我们安徽的营员为大家献上了一台《少年中国说》的朗诵节目作为开场,赢得阵阵掌声。接下来,舞蹈节目,民族歌舞,节目应接不暇。

最后我们一齐起立高唱《再见》,带着不舍得心情与相伴了七天的同学与小班志愿者们道别。

最是你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再见》

作者:休宁中学 郑生武

7月20日:告别科学营,踏上归途

于七月二十日早晨九点,在小班的送别下,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相处了一个星期的小团体,也告别了天津大学踏上了返程的归途。安徽的营员们在一路上交流了自己这七天的深刻感受。

 

这七天虽然短暂,但在一次又一次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的集体活动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天津科技馆的旅行中,我在多彩纷呈的科技展品中,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经过科技的洗礼之后,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技事业的决心,对科技强国战略的信心。                             

  ——休宁中学 董欣妍

 

临江仙·梦留沽上

艳阳斜照微风细,箴言永铭记。身处直沽仲夏里,无缘将此不曾忆。

将此美景惹人醉,器业之路,喜得满载归。梦葬沽上终不悔,中华腾飞不可追。

——休宁中学 胡一凡

 

北洋学堂人才济济,都在为国奉献,我们要培养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校史馆中伟大先贤们严谨务实的态度实在令人赞叹不已,他们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教育,科学,经济等各方面建设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下午的各个院的参观令我受益匪浅,不由感慨天津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真是名副其实,一百多年的积淀使天津大学有了如今的模样,堪称全国大学的典范,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天大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要好好珍惜。谢谢!                   

   ——休宁中学 姚奕枰

 

毕营晚会上,营员们大展身手,唱歌,舞蹈,相声,朗诵等节目让大家大饱眼福。我也参加了朗诵节目,在台上虽然有一些紧张,不过想到大家都是为了同样的目标,我的心也静了下来,只让把最好的展现给大家。这次科学营不仅是给我们的一次新奇体验,更是一场磨砺,让我们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休宁中学 汪卓琪

 

很荣幸得到这个前往天津大学参加科学营的机会。这七天我过得非常开心充实。各类活动讲座让我们应接不暇,更是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见识。我印象最深的活动就是大家一起搭建筷子塔,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合作能力,虽然我们组最后没能夺得头筹,但这样意义非凡却妙趣横生的活动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收获。                                        

——休宁中学 尹盈

(参加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天津大学分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