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际,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2016级4班在班主任唐老师和家委会的精心策划及周密安排下,于10月19日在合肥中环城影视中心举办了一场以“为国而歌 爱由心生”为主题的集体观影活动。
虽然本次观影活动14时才开始,13时就已经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影院的门口。13时40分,着装整齐、精神抖擞的同学们和家长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志愿者家长和班主任唐老师的引导下,分小组有序入场。同学们展现出了高水平的文明观影素养。
影片《为国而歌》于14时准时开播,这是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彩云之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冬兴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云南省委宣传部、北京彩云之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浙江冬兴影视有限公司、天域控股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摄制的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片,讲述了以聂耳、袁春晖、张润武为代表的一群心系祖国的年轻人用热血和音符唤醒沉睡的国人,激励前方战士浴血奋战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聂耳经历了从少年时期的送药,到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涯,到加入《读书会》、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革命斗争,到上海《明月歌剧社》的演艺谋生,到经历“一·二八”上海事变日军进犯上海,到退出《明月歌剧社》加入《左联》,再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听到了处于饥寒交迫的劳苦大众的呐喊声,听到了进步青年的呐喊声,听到了革命烈士呼唤国人觉醒的呐喊声,听到了大上海报童的呐喊声,听到了码头工人的呐喊声,听到了铁蹄下歌女的呐喊声,听到了老人和孩子在面对日本人枪口时的呐喊声,创作了《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开路先锋》等一系列反应百姓疾苦的歌曲。聂耳从百姓疾苦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不愧为“人民音乐家”。
当革命烈士李国柱、吴澄夫妇在英勇就义之前发出“凭我们不平之血的飞溅,把全世界涂染遍”的豪情壮志时,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为之感动落泪;当影片里《卖报歌》响起时,很多同学都对着荧幕跟唱;当看到日本人用枪对着无辜的老人和小孩时,同学们都因为担心这对祖孙的命运而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而当鬼子残酷杀害了这对祖孙时,很多同学和家长都流下了愤怒的眼泪。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极大鼓舞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激昂斗志。影片结尾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战场上被炸倒躺在地上的张润武不断重复着,起来,起来,前进,前进,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的场景把大家的爱国之情推向高潮,同学们都自发起立,拿着国旗,向着革命先烈,向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向着伟大的祖国敬礼!
我是国之歌者,我为国而歌。正如聂耳在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后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写了一首歌,它只有一个八度多一个音符,一百零四个音符,我不是为了作曲而作曲,我真正站在痛苦的人民中间,我想喊出他们的愤怒和要求,我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唱它”,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国之歌者。
影片结束后荧幕上出现了同学们在祖国70华诞的国庆假期所开展的“我为祖国唱赞歌”、“向国旗敬礼”等实践活动的视频和照片,再次激起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最后同学们和家长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又一次掀起了活动的高潮。
观影后,同学们觉得影片中的一些非常真实的战争场面十分惨烈!同时他们也表示,在那样艰苦和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以聂耳为代表的中国进步青年都能够拿起自己擅长的武器,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现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这难得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用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武装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做新时代的国之歌者!
此次活动无疑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它必将默默地生根发芽,最终开出绚丽的花朵!
(撰稿:杨名 审稿:唐丽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