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教育

同学别笑!芙蓉小学开展心肺复苏课 呼唤“敬畏生命”

安徽网讯 12月17日下午两点钟,合肥市芙蓉小学丁俊老师给四年级部分学生上了一节特别的体育课——心肺复苏。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全程都在笑。

配合“演出”的假人一亮相,孩子们就爆发出一阵笑声。被制止后,课程得以有序进行:丁老师讲解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随后,轮到同学们上台操练了,姚承艺一马当先,只见她蹲下身子,冲着假人猛地一拍:“喂!兄弟!”顿时,班级里又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在她把假人兄弟衣服拉开时,有的同学已经笑的从凳子上掉下去了。

“同学们,心肺复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丁老师板起了脸,随后给同学们讲起了前不久在阜南县一小学门口发生的“生命接力”新闻,“心肺复苏本领学会了,是可以救人命的!”同学们表情渐渐严肃起来,终于认真学起了动作要领,下课时还饶有兴趣的提了很多问题。

课后,在丁老师和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孩子们觉得好笑主要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接触假人,觉得很有意思。“但我觉得主要原因不是这个。”丁老师思忖,她不由联想到上个月学校举办的安全疏散演练,等在操场的她惊讶的发现,不少同学是笑着奔出来的,“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亲临过危险,缺少对生命的敬畏感。”

对丁老师的想法,随同听课的董晨晨老师表示赞同,“不过换个思路,为什么不改‘堵’为‘引’。孩子们笑,说明他们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抓住这种兴趣,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探索,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

董老师的想法得到副校长王一鸣的肯定,“生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要灰心,不能放弃,在失败中寻找经验教训。”他表示,学校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比如每次消防演练,学校都会燃放烟幕弹,增加危急感。学校也计划引进VR设备,在生命体验室模拟地震等灾难画面。”不过他觉得,最根本还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都长期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帮孩子树立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

胡萍萍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方昌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