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在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这样一个儒雅治学的环境中,每一颗潜心教育、严谨治学的心都有安处。新桥学校校长陈忠好曾说过:“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选择了新桥,就选择了不断地修炼。”在新桥学校,活跃着这样一批教师,他们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凸显。他们各有所长,在教育沃土上挥洒青春,引领莘莘学子走向辉煌。
李娅:严慈相济 把学生放在心上
2018年7月,李娅正式加入新桥学校,作为班主任,一直以来,李娅秉持着学校“将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的教学理念,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疫情期间,除了风雨无阻的线上答疑课、按时召开的班会课等,她还时常给孩子们打电话指导、沟通,疏解孩子们郁结、烦躁的情绪,保障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李娅始终坚持“德为师之本”的信念,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充分利用教师的榜样示范性作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宁甜 :坚守初心 做学生的知心人
2017年,刚毕业的宁甜带着憧憬来到了新桥。当她第一次踏上那梦寐的三尺讲台时,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比的光荣和幸福。三年间,她曾先后担任美术学科教师、班主任管理等工作。为丰富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她开设了非遗社团。社团课上,她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剪纸、扎染。作为一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年轻班主任,她努力创设民主化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于是一种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在她的班级形成了,并受到了家长和同事的好评。
马鸿龙 :谆谆教导 用爱心传道育人
刚来新桥时,马鸿龙临时接替了)班的班主任工作,几乎每天她都要把近十个基础薄弱的学生带在身边,一个个面批作业,检查听课笔记,提问难点重点。运动会上,有她给孩子加油的身影;每月文化墙布置“小娃诵诗”、六一、元旦等活动前,有她的谆谆教导……而对自己的孩子,家长会她缺席、幼儿园作业打卡她会缺席;可是她却从未缺席过班级孩子每个重要时刻的成长。马鸿龙辅导的学生荣获暑假读一本好书合肥市一、二、三等奖;所教授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也名列前茅。
邱双双 :爱生如子 做学生的领路人
2017年,为了追寻教育梦想,邱双双毅然辞去家乡的工作,背井离乡,来到新桥学校这方热土,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教学上,邱双双善于钻研,刚入职便代表经开区参加合肥市的信息技术实验说课比赛,取得了合肥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学校里,她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新桥学校优秀班集体,她自己也获得“经开区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邱双双就像那无声的细雨,带给校园一缕绵绵的春意;像那无形的雕刀,灵巧地镂刻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王锋: 言传身教 坚持榜样引领
毕业后,王锋成为了新桥学校的一名体育教师,“言传身教”是他作为引导者、领路人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一次上体育课前,他走进教室,纸屑到处都是,乱糟糟宛如菜市场。当时,他没有训斥学生,默默打扫起来,同学们深受触动,争先恐后拿起扫帚一起打扫,课下还有学生给他写了小纸条表达了自己的触动,虽然语言稚嫩,但王锋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内心的真诚,“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王洪: 追梦新桥 保护学生好奇心
自2007年师范毕业以来,王洪一直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2017年他与一群追梦人来到合肥空港新区,选择了扎根新桥学校。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他在教学中始终谨记要让孩子们保持一颗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王洪爱读书,勤思考,总是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那一颗颗好奇的心。正是这样,学生都爱上他的科学课。在他的教育下,一些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爱上了科学。他不仅是10个班的科学老师,更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他的爱点拨着那一颗颗幼苗的心。
楚庆儒: 挥洒青春汗水 坚持用心育人
从教两年多,楚庆儒是一位“新”班主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她用她的热情和努力感染每一个身边的人,孩子们笑称她为“阳光少女”;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每天是班里最先到的,也是最后走的;作为一名教师,她总会想尽办法鼓励学生,给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楚庆儒每周都会将学科老师的反馈和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家长沟通,并给出有效的指导建议。她将“乐道守正”四个字贴在眼前,放在心上,做在行动中。
洪斌: 风雨无阻 用爱和责任感染学生
作为新桥学校初中部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每天,洪斌总是会在6点左右到达学校,风雨无阻,因为这是她和孩子们的约定。洪斌时刻关注着班级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她的办公桌旁边摆放着一个红凳子,每到课间她就坐在红凳子上和学生耐心交谈。她喜欢聆听学生的心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洪斌说:“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刻起,我就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大教师,心胸宽广,关爱学生,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叶苗苗 :满腔热忱 扎根乡村教育
2018年,叶苗苗来到新桥学校任教。她生长在农村,现又在农村任教,对家乡、尤其是家乡的学校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教书育人。作为寄宿制学校的老师,她不仅要管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住宿生的寝室生活她也事无巨细地安排。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叶苗苗给所有学生定下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她管理的班级凝聚成了一个有爱的班集体。她的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
高素婷: 爱生乐教 甘当奉献园丁
师德的灵魂是什么?是爱。高素婷便是用她那颗爱生如子之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探索,努力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每一节课都生动有趣。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对学生的关怀,不仅限于学习,更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班级里有一位女同学身处离异家庭,经常处于无人过问状态,在学校住宿的她,每次生病都是高素婷带她就医,给她送饭。高素婷用园丁的品质、孺子牛的精神,把真诚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她的事业和学生。
胡慧 :心系学子培养学生自信心
七年前,胡慧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2018年,她离开市里的中学,来到新桥学校任教。多年的从教经验让她深刻了解到,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为了帮助后进生进步,她经常给他们开“小灶”,每周五放学后留下一部分学生,辅导他们的功课。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胡慧都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谢谢你没有放弃我。”班里一名男生在成绩进步后跑到胡慧面前说道。胡慧庆幸,在她的教学生涯中,能够拥有无限成长的权利和空间,继续和她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李荣 :亦师亦友与学生共同成长
李荣是新桥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经开区骨干教师,也是合肥市优秀教师。李荣总说:爱在左,责任在右。为了这份爱与责任,晨曦微露,她已静候在教室里倾听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午,她常常不睡午觉,在办公室或教室里批改作业或者备课;有时夜幕深垂,灯火阑珊,她才骑车回家。十多年来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经历,使她深深明白: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她将在自己的粉笔生涯中一以贯之。
胡宏军 :爱岗敬业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心灵。”这是胡宏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教二十六年,他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和班主任等工作。2017年8月,胡宏军来到新桥学校任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作为年级组长,他团结老教师,带领新教师,认真落实学校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二年级组被学校评为“优秀年级组”。在胡宏军看来,每天与学生打交道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事。做一名优秀教师,是他一生的追求。
臧德俊: 守住平淡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三年的火热青春激情飞扬,二十年的风雨坚守归于平凡。20年前,臧德俊走上三尺讲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时,他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17年,他来到新桥学校,开始了一轮新的教育教学生涯。作为年级负责人,面对200多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臧德俊付出了毫无保留的爱。课间,他总是在教室里和廊道上停留,了解班里的情况。每天早晨,他总是很早就来学校,等待学生的到来。一路行来,他不喊累,不叫苦,用他的爱心、真心、耐心、信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
叶云: 以身立教 滋养棵棵幼苗
从教16年来,叶云一直以一种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默默耕“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叶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九年级年级组长,每天他最早到校,最后离校,以自己的“勤”引领年级教师的工作状态,带领九年级师生积极备战中考。叶云说: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人欣慰的呢?
余章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韩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