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1月3日下午3时许,合肥市迎来入冬以来首场降雪。随着气温降至冰点,街头的流浪人员面临严峻考验。当天下午至晚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前往合肥街头,实地探访流浪人员的生存状况,并与合肥市救助站的人员共同参与流浪人员救助行动。
救助人员在金屯立交桥下发现流浪人员武某。
时间:1月3日下午5点
地点:阜阳路桥洞下 流浪人员:王某
下午 5 时许,记者首先来到亳州路桥和蒙城路桥下进行探访。昏沉的天空飘着大雪,记者沿着湿滑的岸坡来到两处桥洞下。不过,昏暗的桥洞中除了有一些流浪人员遗留的生活垃圾外,记者并未发现现场有流浪人员。
记者随后又来到阜阳路桥下。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流浪人员王某。就着桥洞的拐角处,王某搭建了一个小棚子,这里既可以栖身,又可以御寒。
王某告诉记者,他来自肥西县山南镇,在这桥洞下已经住了两三年。
与众多流浪人员邋遢的生活习惯不同,衣着干净的王某过着半流浪、半打工的生活。
“我帮一家棋牌室打打工,一个月有 1000 块收入。”王某说,合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他,给他送来棉衣棉被;附近双岗街道的工作人员也帮他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生活可以自给自足。
王某说,虽然他习惯了桥洞下的生活,但是他也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今年过春节肯定要回家过年。
时间:1月3日下午6点
地点:金屯立交桥下 流浪人员:武某
下午 5时许,合肥市救助站接到市民热线电话,称金屯立交桥下有一流浪人员冻得瑟瑟发抖,请求给予救助。记者随后与合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合赶往现场。
下午 6时许,记者在金寨路与南一环路交口的金屯立交桥下见到了流浪人员武某:一脸脏兮兮的武某头戴一顶黑色毛线帽,身着一层层破旧的睡衣、外套、棉衣。
见到救助人员赶到,要带他回救助站,他一下子从地上站了起来,连声说:“谢谢,给你们添麻烦了。”
简单交流中,记者了解到,武某是阜阳市颍东区人,父母早已离世,今年 53 岁的他至今未婚,在外流浪多年。1 月 3 日下午,武某刚刚从南方来到合肥落脚。本想找零工的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只能睡在桥洞下躲避大雪。
救助人员介绍,会在天气好时将武某送回家乡。
时间:1月3日晚上8点
地点:中市逍遥商业街 流浪人员:3名流浪人员
3 日晚上 8 时许,合肥天空中大雪依旧,地面已经积了一层白雪,室外气温变得更低。
记者跟随合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庐阳区中市逍遥商业街,市民拨打热线电话称这里有 3名流浪人员需要救助。记者一行人赶到这里时,三名流浪人员在街边冻得瑟瑟发抖。记者询问获悉,三名流浪人员分别来自宿州、肥东、肥西。其中一位 30多岁的流浪汉拒绝前往救助站,另外两名流浪人员则跟随救助人员回站接受救助。
韩翌冰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冯李华摄影报道
每天三个班次巡逻
记者从合肥市救助站了解到,截至1月3日当晚8时许,该站已经陆续救助了15名街头流浪人员。当晚,该站开展的夜查行动持续至凌晨1点。
据悉,合肥市救助站已于日前启动了极寒天气应急预案,每天都会开展巡查救助行动。该站工作人员会与合肥市各区开展联动,每天安排三个班次人员前往合肥各街区巡逻,对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开展救助行动。“我们每天有上午、下午、晚上3个班次,每个班次两辆救助车,携带棉衣棉被食品,发现流浪人员就随时开展救助。”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周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