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今年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中安在线讯 昨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今年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提高各地的城市节水力度,提升广大居民身边的水环境质量。其中,在城市排水防涝方面,我省今年将改造排水管渠1555.2公里;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力争今年全面开工。

全省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

省住建厅今年将加快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并开展城市节水工作。按照计划,我省今年底前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其中包括肥东(驷马山引江工程)、庐江(罗埠河)、巢湖(下汤水库)、砀山、萧县、五河等县(市、区)。目前,大部分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建设,尚在开展前期的县(市)备用水源项目力争在上半年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县(市)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为了让居民喝上放心水,我省将继续推进供水规范化管理。健全水质检测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开展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每季度在政府网站公开水质信息。与此同时,加大老旧漏损管网改造力度。试点推进分区计量管理,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管控,确保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在节水型城市创建方面,要持续开展节水型单位(企业)、节水型小区创建,对重点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形成全民节水意识。宿州、蚌埠、宣城等市在今年6月30日前要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工作;淮北、亳州、淮南、阜阳等缺水型城市确保到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考核工作;其他城市今年年底前达到《城市节水评价标准》Ⅱ级以上要求。

今年全面向城市黑臭水体开战

根据《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方案》,我省将按照“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的排涝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管渠工程、排涝设施工程、雨洪行泄和调蓄工程、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建设,着力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按照计划,今年将新建、改造排水管渠1555.2公里,新建、改造排水泵站等工程项目总规模1063.4立方米/秒,建设雨洪行泄通道387.2公里,建设雨水调蓄工程52.2万立方米,建设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89平方公里。

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力争今年全面开工,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据悉,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有163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工,137个水体达到初见成效的标准,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0%以上。按照国家有关要求,2018年底,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以上,以完成河道截污、清淤、清除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水体达到不黑不臭为重点,全省确保新增50个以上黑臭水体达到初见成效目标。另外,要严格落实河长制,落实黑臭水体管理责任单位和维护单位,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记者 姜志远)

原标题:安徽今年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