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不少人从家到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了。但现在,又有了新的烦恼:共享单车不仅多而且乱,堆满小区门口与人行道。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共享单车发展管理实施细则。此外,他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也十分关注。
李祥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利用大数据严管共享单车
“由于共享单车投入量过剩,挤占了公交站牌和人行道上的盲道,有的堆在小区门口,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李祥斌建议,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企业责任机制等手段,对共享单车进行严控管理。
如何才能破解共享单车“任性停”难题?李祥斌认为,街道、社区、城管、交通等部门应该与共享单车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对评估不合格以及不负责的企业,相关部门要给予警告,甚至清退出市场。同时,建立大数据监管平台,将平台与租赁单车企业数据对接,平台和企业可以将订单信息、车辆基本信息、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数据交换,对共享单车进行精准的投放和调度。
电子围栏是利用对周界布防的技术,设定虚拟停车框,用户必须将车停在指定区域内,否则无法结束行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逐步开始使用电子围栏技术,取得了一定管理效果。”李祥斌希望这项技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而促进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
电池是新能源公交车硬伤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公交行业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具有管理集中、受益面广等诸多优势。
“合肥从2010 年开始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增加到了1600 多台。”李祥斌曾是合肥市首条新能源公交线路的驾驶员,对新能源公交车污染少、噪音小、起步快等优点赞不绝口。不过,他在调研中发现,电池是新能源公交车的“硬伤”,体积大、充电慢、储存电量少、续航里程短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一大瓶颈。
李祥斌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组织重点企业,集中资金和人才优势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牵引电机以及变频器的研发力度,增加电池的续航里程,从而适应公交车运营的需求。在充电桩建设方面,李祥斌希望国家电网和相关部门在审批手续、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处理,李祥斌也很关注。“据我了解,新能源汽车报废电池目前一般采取深埋或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势必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李祥斌建议,报废电池在处理时要统一回收,修旧利废,不能随意丢弃。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李祥斌: 可推广电子围栏管理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