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6日 11 版)
落户1300万人
让进城农民安身安心
解读: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刘丽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刘丽健康咨询中心技术总监)
采访:本报记者 邱超奕 孙 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李国祥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1300万人进城落户,必然会进一步释放住房、教育、医疗等各类消费需求,使之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李国祥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仅是居住地点的转变,而是要打破背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多人,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对于想要留下的农民,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进城落户的门槛,让他们“进得来”。农业转移人口面临就业、社保、教育等诸多难题,还得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上做文章,让进城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各项权益,让他们“留得住”,安身也能安心。
李国祥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这要求不仅完善基础设施和便民设施,提升“颜值”,更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注重以人为本,增强“气质”。
刘丽代表说,得让进城农民融进来、过得好。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都能在城市里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要做到城乡互补,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更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
原标题:落户1300万人 让进城农民安身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