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此次全国两会上的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颇受关注,此次他带来了关于电商扶贫、打造现代流通体系等建议。
农产品面临“有特色无品牌”
刘强东说,近年来,电商扶贫破解了贫困地区的“资源限制”,开辟了脱贫攻坚的“新通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刘强东在接受记者采访。
“贫困农村地区农业以传统农户家庭等小散生产模式为主,缺少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通过电商把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后,产量难以满足需求,而网上销售的持续性差,难以产生高附加值。”刘强东。
另外,刘强东看到,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滞后,“有特色无品牌”、“地方特产多,地标品牌少”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品牌信誉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农产品品牌建设亟待加强。”此外,刘强东说,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较高,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是占到总成本的60%,严重掣肘农产品流通。
针对这些问题,刘强东建议,要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要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等,提高农产品质量。”此外,他还建议各地与电商企业对接,共同建立线上线下品牌农产品营销推广体系,“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
另外,刘强东建议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扶贫‘新通路’的持久畅通。”
为无人送货飞机“保驾护航”
经济发展离不开流通体系。当前,现代流通体系在技术、商业模式、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在发生变革,而刘强东看到,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传统商业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另外,刘强东说,现有商业基础设施无法适应新型商业发展的需要。“比如,许多城市规划的物流基地,主要服务于传统工业企业,缺乏对电商仓储等新型物流中心的考虑。部分城市仍存在配送车辆通行停靠不便、配送网点设施不足等问题。”
此外,刘强东说,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仍长期困扰流通市场,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在线下长期存在,随着互联网发展,又在线上形成新的传播渠道,侵害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刘强东还表示,现代信息技术与流通体系融合,催生出很多新模式,比如无人送货飞机、无人配送车等,在效率、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目前在路测、路权、空域使用等方面,仍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定及便利化措施。
因此,刘强东建议,要推动流通领域数字化升级,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科技等在流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发展新型智能商业基础设施,在仓储用地、无人科技应用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此外,还要加快适应新技术应用的制度创新,“无人送货飞机、无人配送车等智慧物流新应用是未来发展方向,可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探索在一定范围内商业应用的管理方式,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积累经验。”
让电子化政府采购阳光透明
此次全国两会上,刘强东呼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他说,目前很多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已经建立起电子商城,实现了商品展示、选购和订单生成电子化。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合同签订、交货验收、财政支付和报销等环节实现“电子合同、电子签收、在线支付和电子发票”等,从而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避免人工干预,确保政府采购阳光透明高效。
另外,刘强东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依据,“比如,进行电商大数据匹配,为采购人提供市场和产品商情,提升采购科学化决策和采购满意度。”政府采购加强与电商大数据对接,还有助于供应商诚信体系大数据建设,识别、防范供应商围标、串标和欺诈等行为,“可以利用电商数据,建立大数据价格比对、预警机制,提升政府采购现代化监管水平。”
刘西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特派记者 项磊 叶晓 刘旸 钟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