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淮南一男子守候四年拍到野生鸳鸯群 盼保护湿地留住鸳鸯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A06032602

今年2月,裴志新再次拍到野生鸳鸯群。(受访者供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淮南机电工裴志新喜欢拍鸟,四年前在大通湿地拍到罕见的鸳鸯群后,一直痴迷这群美丽的精灵,可此后再也没有拍到。直到不久前,他才在朋友的启发下,在大通湿地附近再次找到了这群鸳鸯。“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保护这片适宜鸟类生活的自然原始湿地,留住这些精灵。”

四年前偶然拍摄到鸳鸯群

裴志新今年52 岁,是淮南一家机电设备公司员工,从事机电安装。2011年,裴志新爱上了摄影,买了一台长焦相机。“我从小喜欢观察自然,对鸟的习性比较了解,刚上手就以拍鸟为乐。”裴志新说,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鸟类数量越来越少,拍鸟过程中,遇到有人捕鸟更是让人痛心。裴志新希望通过他拍的照片,让更多人看到鸟类的美。

2014 年2 月7 日是一个下雪天,也是拍鸟的好时候。裴志新到淮南大通湿地拍鸟,发现空中有鸳鸯飞过,并落到芦苇丛里。裴志新一下子来了兴趣,“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安徽有少量在皖南山区栖息繁殖。”

接下来的几天,裴志新一直根据天气去拍,都拍到鸳鸯。根据几天的观察与拍摄,裴志新粗略估计,生活在附近的鸳鸯有百只左右。

盼当地保护湿地留住鸳鸯

拍鸟的时间很短。裴志新期望着下一年的重逢。但在2015 到2017 年的三年里,裴志新年年都去大通湿地寻找鸳鸯,可惜都没拍到。

就在裴志新准备彻底放弃时,今年2 月底,他发现有摄影朋友去大通煤矿塌陷区拍鸟,并将拍到的图片发至微信群里,“我看到后,发现正是我寻找几年的鸳鸯,赶紧与朋友联系,才知道是在离大通湿地20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的。”

问清地方后,裴志新第二天一早立刻赶去,发现大概有97 只鸳鸯。裴志新想起来,2014 年在大通湿地拍摄时,看到鸳鸯往那个方向飞,可能当年也在煤矿塌陷区落脚。虽然今年重新发现了鸳鸯栖息地,但裴志新在欣喜之余,也感到忧虑。“这里的煤矿塌陷区正在开发,栖息地很容易被破坏。在鸳鸯栖息的水面附近,还有一些钓鱼的人。人为干扰不利于鸳鸯越冬栖息。”裴志新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保护鸳鸯的栖息地,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项磊

□新闻链接

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 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调查,在中国的繁殖种群数量为1500-2000对。1975 年以前无论是春季在长白山还是冬季在南方越冬地,能经常遇到40-50 只的大群,这种壮观场面现在很难见到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森林砍伐和捕猎,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鸳鸯在安徽主要为冬候鸟,少量留在皖南山区繁殖,2013 年在石台县秋浦河发现一个留居繁殖种群。

鸳鸯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通常出现在人为干扰小、水质优良、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如果有稳定的越冬群体的出现,代表着这一带的环境质量较高。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来自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

责任编辑:张大为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