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面积904.8 平方公里,人口15 万,辖10 个镇、68 个村(社区),现有林地面积97.7 万亩,森林覆盖率69.2%,林木绿化率73.1%,素有“山区小县、林业大县”之美誉。2017 年9 月,旌德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前往宣城市旌德县,采访该县在林长制建设方面的成效。
率先推行林长制
从去年3 月份起,宣城市委、市政府即着手部署推进林长制工作,把探索推行林长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去年7月出台了《宣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截至去年11 月,宣城市全面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联动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级总林长,全市共设立总林长、副总林长28 个,市级林长19个、县级林长113 个、乡镇林长398 个、村级林长1214 个,落实护林员3937 名,实现了林长制全覆盖,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
2017 年6 月,旌德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层面推行林长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旌德县境内采访时看到,在县城和通往乡镇的道路上,有很多诸如“林长制,林长治,不砍树,能致富”之类的宣传牌。
旌德县林业局局长徐文胜告诉记者,“今年围绕两个主题,一个是乡村振兴这个主题,另外一个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继续实行产业转型,从原来的‘砍树’,向现在的‘看树’发展,并且发展一些经济林,增加林业的附加值,多方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林长具有威慑力
在三溪镇路西村,有一个960亩的“空中茶园”,实施全域旅游后,这里把旅游作为主产品,茶叶作为副产品,搞活了乡村旅游。
3 月30 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三溪镇路西村,路西村党总支书记黄晓本,同时也是村里西山洞区域的林长,向记者介绍了家乡护林的情况。
在西山洞区域的原始次生林内,有一些野生黄精、野生映山红以及野生名贵中草药,并因此招来了偷挖者。作为村级林长的黄晓本,只要得知情况,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制止。平时有空时,黄晓本也会骑着摩托车去山林里转一转,“阻止偷盗者是我的权力也是我的职责,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比较少,我去了就有威慑力,别人去没有我去有威慑力。”对于不配合的偷挖者,黄晓本会联系森林公安。
带动了脱贫致富
马家溪森林公园位于旌德县西南部,距黄山30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面积32232亩,森林覆盖率90.8%,林木绿化率94.2%,负氧离子最高峰值17.7万个/立方厘米。在马家溪森林公园入口处,一块大石头上写着森林公园的名字,在一旁的山坡上,种植着猕猴桃、杨梅等水果。
3 月29 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姜育龙。1986 年,22 岁的姜育农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回到旌德从事林业工作至今。如今他是旌德县庙首林场场长,也是马家溪森林公园的负责人。对于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他都如数家珍。“现在已经完成从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森林培育和生态修复为主;另外一个是从直接利用森林产生经济效益转变为提供生态服务产品为主。”姜育龙说。
三峰村位于旌德县兴隆镇,村口是一个水库,水库里的水清澈见底,村里空气也很清新。正是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来自苏州张家港的投资客商顾雪丰先生。
3 月30 日上午,在三峰村“悠然谷生态度假区”,记者采访到了悠然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投资人顾雪丰。他告诉记者,一次自驾游来到皖南古徽州,被这里的好山好水所吸引,就在这里投资建设生态度假区。“2014 年签合同,2015 年开工建设,目的是将这里原生态的食材送进大城市,让更多的人分享青山绿水带来的健康食品和健康理念。”
生态度假区的建设,也带动了三峰村脱贫的步伐。三峰村村委会主任兼村级林长程国安介绍,2016 年,三峰村还是安徽省的省级贫困村,而在实行林长制的2017 年,三峰村的贫困户都脱贫了,“每户贫困户的收入达到3300 元以上,多的达到六七千,甚至七八千。
2017 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是29万多元,而2016 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只有5 万多元。”程国安表示,通过实行林长制,也拉动了集体旅游的发展。
余心彤 尹纯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