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老师:有苦难言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中国宣城网讯 最近有部分市民向本报反映,现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五花八门,不少老师要求孩子作业完成后家长既要帮助孩子进行检查,也要在作业上签字,更要协助孩子完成手工作品。这让不少家长大呼孩子的“家庭作业”如今也成了“家长作业”。

“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家长陪同孩子完成作业,是否是越俎代庖?家长和老师对这样的现象怎么看?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

    现象:孩子做作业家长陪读

4月10日,家住市区元宝街小区的市民何贝贝一见到记者,就将自己孩子班级的家长微信群打开,向记者吐槽。记者看到,孩子班级的班主任每天都会将孩子的作业发到微信群,并将前一日孩子作业完成与否的情况进行通报。

“现在每天我都对照老师布置的任务,一项一项给女儿仔细检查好,生怕漏掉任何一项。”何贝贝坦言,现在的老师要求检查完作业之后还要家长签字,自己更是反复给孩子检查。生怕作业完成的不好,老师要在微信群里通报点名,家长一样挨批。

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家住柏庄小区的市民朱荣发坦言,现在孩子的作业难度大,有的动脑筋题目孩子不会做,但是又不能空着不做,所以自己只能坐在旁边随时监督。

还有一些家长表示,陪伴孩子写作业没意见,但是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感觉没道理。“要我们签字,就是等于给我们布置作业啊。”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坦言,这样的做法让他觉得老师对家长是不信任的,让他觉得比较反感。

    声音:批阅作业家长褒贬不一

面对较为普遍的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的现象,家长们的态度褒贬不一。

家住市区西林小区的张艳秋表示,她比较赞成这样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自觉性不高,对作业经常有丢三落四的情况。但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自己在家中实时监督,这样无形中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该小区另一位家长的眼里,家长批阅作业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事情,毕竟在教育中,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不过唯一让他担心的是,帮助孩子检查时,遇到错误的地方,自己的讲解模式和老师肯定有出入,这让他忧心自己来辅导,孩子是不是真正能听得懂、学得会。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少和上述家长意见相左的声音。

市民蒋启瑞无奈地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孩子年级高了以后帮忙检查修正作业,自己实在力不从心。另一位市民则十分反对家长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这一现象,他说:“老师改作业,能发现学生们的易错点,发现孩子们学习的薄弱之处。如果家长都帮助孩子修改了,老师对易错点的掌握就不会那么清楚,这样不利于孩子对知识的掌握。”

    回应:老师对此有苦难言

面对市民们的质疑,记者采访了市区部分教师。

在一所小学任职的教师慎储表示,有的家长认为这是老师们在“偷懒”,在为自己“减负”,其实不然。老师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随时跟进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

对于一些家长反映的老师不能及时掌握易错点的问题,市区一名教师这样回应:老师们都会反复叮嘱家长,对于孩子和家长不确定的题目可以标上记号。而且自己并没有要求家长要将孩子的错题订正过来。孩子们的易错点,老师在学校都会反复讲解和抽查。同时,对于家长一定要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情况,老师们其实也没有做过强行规定。

采访中,部分教师也明确表示,对于“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也是因为一些老师在布置要求时,考虑的不是很全面,导致了家长在理解上出现歧义。比如,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不应该在群里公开通报,这样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负担。

    建议:陪伴不包办帮助不替代

面对目前“家庭作业”渐成“家长作业”的现象,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支招。

从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刘家旺建议,家长不应当参与孩子的作业批改等学校教育范畴的工作,但是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影响,以身垂范,促进孩子的学习。并且学校和家庭在孩子教育上,老师和家长应该多沟通,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出现误会和分歧。

家长郝琳琳则说出了自己完成“家长作业”的金点子。“我平时看到孩子的错的地方,就会先打个圈,让他知道是错的。但是题目怎么做,还是等老师给他讲解。如果我全权包办,孩子上课估计都不认真听讲,甚至也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郝琳琳如是说。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让家长签字也只是一个形式,家庭作业其实就是促进学生、老师、家长良性互动的桥梁,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做好对孩子的引导,培养孩子们独立学习、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不是把责任扔给某一方,教育一直需要合力。“家庭作业”也好,“家长作业”也好,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学生仔细做、老师认真批、家长常引导,引领孩子全面健康发展。(本网记者 刘畅)

原标题:“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 家长老师各有说法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