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李锦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一大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工作任务,为安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两年来,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贯穿到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并召开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抓手。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我们全面对标中央新部署新要求,以大学习武装头脑,以大宣讲凝聚共识,以大培训深化理解,以大调研谋划举措,以大落实检验成效,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和2020、2035、2050同频的“一建设、三同步”目标思路和阶段性安排,努力建成向总书记绝对看齐、让党中央绝对放心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全面落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示要求,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我们“必须以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2.75万亿元,增长8.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0.4%,单位GDP能耗下降5.3%;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8.1%,财政收入增长1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进出口总额增长3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2倍。工作中,体现“三个转向”:一是注重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把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方阵。突出建设“一室一中心”,首批组建10个新时代安徽省实验室和10个新时代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二是注重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积极化解“三煤一钢”等企业过剩产能,2016年以来共化解煤炭、生铁粗钢产能1672万吨、631万吨。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语音等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25.6%;今年一季度提高到28.8%,工业机器人增长1倍,新能源汽车增长2.5倍。三是注重从粗放低效转向绿色发展。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实施“五个一”专项行动,加大“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示范创建,深入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率先建立“林长制”,共设立河湖长52687名、林长36014名,促进河长治、湖长治、林长治。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去年8月开展了以治矿、治砂、治岸、治超、治污为主要内容的“五治”行动,今年1月开展了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行动,4月初开展了皖江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改,尤其是汲取池州、铜陵固废危废污染案件的深刻教训,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地毯式”大排查,做到彻里彻外地查、彻头彻尾地治。

全面落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指示要求,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坚定不移”的重要指示,围绕中央“七条道路”和“五个振兴”的重大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主要是“四个聚焦”:一是聚焦产业发展让乡村“强”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五大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近两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9%以上,家庭农场数量达7.69万个,居全国第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17年粮食产量695.2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二是聚焦环境整治让乡村“美”起来。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连续3年实施的农村县乡公路“畅通工程”投入450亿元,实现5.6万公里通车。深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共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4500个,2017年改厕竣工48.3万户。三是聚焦农民增收让乡村“富”起来。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大力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8元,增长8.9%,增速连续8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四是聚焦农村改革让乡村“活”起来。深化“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提前1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耕地流转面积3596万亩,流转率44.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覆盖所有县(市、区),成为全国股改样板;农村“三变”改革扩大到755个村,第一批试点村户均财产增收约1000元。今年2月,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岗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门召开小岗改革发展座谈会,讲好小岗故事,擦亮小岗名片,推动新时代小岗振兴再出发,努力在农村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

全面落实“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指示要求,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民生优先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一是坚决啃下脱贫“硬骨头”。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等重要指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推行以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四带一自”为重点的产业扶贫模式,深入实施“351”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和“180”补充医疗保障政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把大别山区、皖北地区、行蓄洪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确定9个深贫县和125个深贫村,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确保真脱贫、脱真贫。2016年全省97.1万人脱贫、1077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实现95.5万人脱贫、1134个贫困村出列,连续2年在国家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并由第6位前移到第3位,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2.6%下降到2017年2.2%。二是坚决织密民生“保障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推进33项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0%以上。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88%,处于近年来最低位。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连续5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所高校、13个学科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29万,新农合参合率103.07%。制定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意见,以贫困地区为重点,有效提升8个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坚决守住安全“警戒线”。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实施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程,实现信访形势和信访秩序“双好转”、信访增量和信访存量“双下降”、信访公信力和满意度“双提升”的“三双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6.76%,连续8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

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的指示要求,着力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红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指示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和庆祝海南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加快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一方面,以推深做实的担当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坚持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改革,持续抓好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体制、司法体制等国家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行政体制、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把创造“四最”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完善“3+2”清单制度体系,省级政府权责清单实现动态调整,权责事项再减少186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省政务服务中心实现858项服务“最多跑一次”;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近两年降低企业成本1700多亿元,全省登记企业突破100万户大关。深入推进综合医改,成立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在合肥、蚌埠、滁州市开展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医共体扩大到66个县(市、区)。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2017年使用周转池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891名。另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面融入“三大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抓好与沪苏浙、省内其他城市与省会、省内城市之间“三个联动”发展,特别是落实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开发要科学绿色可持续”的要求,推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向东着力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向西主动加强与中部城市群沟通协作,携手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2017年,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112.4亿美元、增长22.8%;境外世界500强在皖设立企业达152家。精心打造重大经贸活动品牌,高质量开展“五百”项目对接,特别是把办好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作为扩大开放重要抓手,努力把制造业大会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业盛会,把徽商大会办成展示安徽风采、实现开放共赢的品牌盛会。

全面落实“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的指示要求,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立破并举、激浊扬清,促进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一是坚定不移讲政治。把坚决忠诚维护看齐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作为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最根本的政治规矩,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以陈树隆、杨振超、周春雨案为反面教材,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鲜明提出“六破六立”正风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真正做到“五个纯粹”。二是坚定不移抓队伍。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明确“六选六不选”用人要求,实行干部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三案”精准管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近两年对拟任的65名省管干部提出暂缓或不宜使用意见,全省党委换届和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实现了“选出素质高、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绘出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的好蓝图,营造规矩严、风气正、人心齐的好氛围”的总体目标。三是坚定不移强基础。出台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意见,制定“1+7”标准体系,部署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农村基建工程,选派第六批6233名党员干部组成1923支工作队驻村扶贫,选派第七批2580多名干部到村任职,实现对贫困村全覆盖。四是坚定不移改作风。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我省《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以“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2017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67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73人;今年一季度查处544起、处分553人。五是坚定不移严监督。严格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用好巡视监督这把“利器”,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部署开展以“查漏洞、抓反弹、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巡视整改情况“回头看”,与时俱进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深化政治巡视,完成十届省委三轮巡视,省纪委立案审查的省管干部案件中,60%以上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017年全省按“四种形态”处理54909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人次占90.4%。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如期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委组建挂牌,全省各级监委组建后,一季度已对58名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较上年同期采取“两规”措施人数增长41.5%。六是坚定不移反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2017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40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402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三个延伸”,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专项整治,2017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418起、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3427个,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18人、2240人,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是长期的政治任务。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连着一任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

原标题:李锦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责任编辑:何迅纪
文章关键词: 李锦斌 习近平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