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金寨:县、乡、村医共体,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央广网讯 如何能让城乡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还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安徽金寨通过打造新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医改的福利。

远程医疗 让贫困患者不出县看大病

51岁的贫困患者蒲霞光,家中有5口人,其中公公、婆婆与其本人皆患有重病,丧失劳动能力。蒲霞光的儿子在湖南上大学,丈夫打散工的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记者在金寨县人民医院的贫困户健康病房中见到她时,她刚做完一场化疗。2013年12月,蒲霞光在合肥济民肿瘤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康复。但健康的状态没维持多久,又于2016年2月份被诊断出卵巢癌,由于出现腹水,无法手术,只能进行化疗。2017年,转到金寨县人民医院的蒲霞光在该院肿瘤科共计住院9次,花费90657.95元,但通过安徽省金寨县对贫困户实行的“351”政策,即贫困户本人自付金额在县内不超过3000元,蒲霞光最终只需支付3000元医疗费。

县级医院能否担负起对癌症患者的诊治?金寨县人民医院院长吴杰告诉记者,目前县医院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是远程会诊合作医院,并且是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如果遇到疑难杂症,由合作的三甲医院大夫进行远程诊断,我们根据情况来实施治疗,遇到县医院不能解决的就转诊到上级医院。”

2015年起,安徽省首批15个县启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医共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组建医共体,关键在于改革支付方式。通过改革,各成员之间有了利益关系,从而真正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说。

慢病大药房 购药取药“一站式”

为方便全县慢性病患者购药,满足特殊疾病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金寨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开始筹建慢性病大药房。该药房采取挂号、开单、拿药“一站式”。对慢性病患一律实行免费挂号、现场开药、即时“一站式”报销、并提供预约购药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针对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记者当日在金寨县人民医院采访时,遇到不少前来排队结算的贫困户,其中一位病人家属告诉记者,入院或结算时只需提供《扶贫手册》、身份证原件及签订“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协议后,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就可以办理住院。

“如果有病人需要的药品我们暂时没有,还可以帮助他代购。”金寨县人民医院慢病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7年,金寨县人民医院共计为52978人次患者提供慢性病购药服务。其中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结算共计2515人次;“180”补偿合计金额为349005.86元。

据该院院长吴杰介绍,目前覆盖的慢性病扩大到45组,对贫困户逐人逐病进行鉴定发证。截至目前,全县共为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发证20900人,对已核准发证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医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定期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随访服务。

除了对贫困人口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外,2017年,金寨县还对全县68万城乡居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并新增DR等检测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全民健康体检信息查询系统,城乡居民可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和体检结果,来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医共体”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乡村医生杨静(化名)是村里现有的三位村医之一,大湾村有3521名村民,其中贫困户242户,贫困人口717人,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签约服务对象。杨静几乎掌握着每名患病贫困户的状况,她需要定时上门给贫困户送药、看病。由于各个自然村之间相对分散,又是崎岖的山路,最远的时候杨静走过近十公里山路。

综合医改中,分级诊疗制度是“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必须推动“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但百姓看病是自由的,不能强制转诊,若仅靠提高基层医保报销比例难以有效引导,必须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建立柔性双向转诊制度。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向记者分析。

乡村医生在最基层监控村民的健康状况,遇到不能诊治的,由上一层的乡镇医院接手;疑难杂症,再接着向上转诊,这是分级诊疗的一般模式。杨绪斌认为,医改的核心是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因此分级诊疗也应从这一核心出发,让乡镇卫生院有实力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让患者自愿在基层看病。

安徽省首创的县域医共体与其他省市的类似举措最大的差别在于“共同”二字,即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是利益的共同体、责任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以胆结石这一常见病为例,金寨县人民医院院长吴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普通胆结石手术,在县级医院约需四五千元,在乡镇卫生院只要两千左右。“这就说如果他(胆结石患者)能在基层诊治的话,就能省下一半的钱,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符合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更能减轻患者奔波求医之苦和医疗费用负担。”吴杰说。

为让基层能留住更多患者,几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对金寨县人民医院实施精准帮扶,全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医师、村医建立师带徒关系,手把手、“一对一”专门帮带。同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三方视频交流,乡镇卫生院医生可直接向大医院专家在线请教。“在医共体机制下,帮扶基层就是帮助自己。县乡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不仅使医共体的利益最大化,也最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吴杰说。

原标题:安徽金寨:县、乡、村医共体,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张至卿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