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年高考,历史有哪些高频考点值得关注?考生如何快速有效地排除选择题干扰选项?日前,合肥八中历史教师朱羽做客新安晚报“大考2018”系列讲座。她不仅帮考生归纳总结历史学科的高频考点,还梳理了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
课标变化体现在高考中
“2018 年历史高考大纲与2017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朱羽表示,新考试大纲仍然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Ⅱ考试范围与要求”两大部分,考试内容依据、命题要求依据以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考试内容(必修、选考)范围上都与去年保持一致。2018 年考纲依然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基本知识、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历史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这会在新的高考中反映出来。具体来说,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性质为“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十个高频考点需要关注
高考复习最核心的就是“重点”和“热点”。朱羽对历史学科可能出现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高频考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救亡图存;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崭新探索;现代国际格局的分化组合与新中国外交;古代至近代中国经济文明;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古代至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科技;西方的思想与科技。
朱羽提醒考生,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一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六种方法排除干扰选项
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选择题的得分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高低,且选择题解题顺利与否直接影响解答后面的非选择题。因此,选择题解题不容有失。
朱羽分析,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选择题题量大、题型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特别是组合型选择题保证了较广的知识覆盖面。二是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全面到位。
在做选择题时,考生如何能够快速排除干扰选项?朱羽给考生提供了六种方法。
一是审题干巧排除:先抓住题干材料的“主旨”,即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然后再排查四个选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的方法。
二是排除时间不吻合的选项:题目有时间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被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
三是排除“说法绝对”选项:“说法绝对”选项中主要有最终、克服了、不能够、决定了、标志着、确定等带有明显“终结性”语意的词语。选项中出现这类词语,一般都需要排除。
四是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四个选项中有的选项本身的表述有明显错误,与历史史实或历史基本常识不符合或不完全相符的(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这些被选项也可以排除。
五是排除与“题干材料无关”的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
六是排除“ 以偏概全”选项。以偏概全主要是指:当题干材料中有多个小分句时,选项只表达了题干中某个分句的意思而不是整个材料的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材料,抓住“共同主旨”,方能有效解题。
非选择题把握两大原则
“高考担负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从当今社会的某一热点问题隐性介入,通过让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出发点和高考命题的落脚点。全国卷历史学科第40题(2017年41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朱羽说,近几年,全国卷第 40 题的命题导向基本固定,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几个材料,通过几个材料对同一主题的不同阐释角度,考查考生概括分析能力。第 41 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试题命题灵活,答案多元化,充分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在规定答题框内答题。”朱羽提醒考生,非选择题答题要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非选择题答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容易遗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方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则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第二,考生要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面,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晓嵘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