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正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和成果转化区……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正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努力将其打造为合肥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亮丽的名片。

去年9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印发。根据方案,合肥滨湖科学城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在高新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和成果转化区,围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教育科研区,今后将引导大科学装置、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等创新资源集中在此区域布局。

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将汇聚全球智慧,借鉴国际先进理念,邀请国际一流设计单位和专家编制方案,将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科学城。以量子信息科学和新能源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和规划发展区,集中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集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滨湖科学城坚持“尖端引领、集中布局”原则,凡布局在科学城规划范围内且符合条件的创新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位于合肥市合六路以南、绕城高速以西、繁华大道以北、将军岭路以东的区域,包括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先进光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等。大装置集中区位于董铺岛及北部的三十岗乡,包括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拟建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教育科研区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主校区及翡翠湖校区。规划发展区位于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以西,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良、创新特色鲜明、综合承载能力较强,目前其建设方案已根据国家发改委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国内外著名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多有重要载体,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等。我省将把合肥滨湖科学城打造成国家实验室和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窗口。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合肥滨湖科学城蓄势待发
责任编辑:吴月峰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