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过去的兰溪农村,人们洗衣还是在河边,一根棒锤一双手解决问题,可因此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浙江兰溪市把农村环保建设作为基石,通过修建生态洗衣房,彻底解决了洗衣污水污染水质的问题,既利民又环保,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的赞扬。
黄店村首创生态洗衣房 获女大学生点赞
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2017年在浙江全省首创生态洗衣房,长廊式的“生态洗衣房”排列着6个装有水龙头的洗衣槽,每个洗衣槽的出水管与污水管道连通,充分考虑引水入房、污水处理及方便实用等因素,内设洗衣槽、水龙头、搓衣板、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实现洗涤废水统一纳管收集进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黄店村池塘塘长介绍,对于河边洗衣的传统,此前不少地方的做法就是下一纸禁令,却未必行之有效。生态洗衣房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受到村民的欢迎。
22岁的女大学生潘雅丽一家6口人都住在黄店村。潘雅丽说:“我从小生活在黄店村,早已习惯了村里人在池塘洗衣的现象,有时候能看见水面上都是泡沫,小时候还见过有人因洗衣不慎掉入池塘里。村里修建的洗衣房,不仅解决了池塘水污染问题,也保护了村民安全。”
除了生态洗衣房,记者还发现,在黄店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和普通垃圾桶不太一样的双用桶,上面写有“可腐烂”“不可腐烂”字样,并用绿色和灰色明显区分。黄店镇黄店村党委副书记金福潮介绍,这是村里给每一户配的环保垃圾桶。回收的可腐烂垃圾,会被统一处理后做肥料,不可腐烂垃圾也会统一收集处理。
上包村包公后人造“浣衣房” 身小力量不小
兰溪市黄店镇上包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级绿色村庄,村民多是包公后人。上包村共有两个生态洗衣房,其中一个名为“浣衣房”,门口还有一幅对联“不染琴池水,仍闻衣杵声”,颇具特色。
据了解,浣衣房原是上包村一处破旧民房,主人家得知要建生态洗衣房,非常支持,第一天协商,第二天就动工改造。内设8个洗衣池,下接污水管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确保洗涤污水不再流入池塘。建成后,村民争相使用,一改此前在村里池塘聚集的习惯。
另一处洗衣房建在上包村琴池边上的小树林中,利用地势落差建了一个约15平方米的洗衣池,弥补了洗衣槽不便于洗大件的缺陷,而且产生的污水各种指标浓度低。
上包村书记包立成介绍,洗衣房现在是上包村的环保亮点。此前,村里池塘水质受影响最直接原因就是废水直排。洗衣服的时化纤材质布料容易褪色,洗衣粉中的磷等又不易溶解。生态洗衣房保护水质,改造村民旧习,造福一方。
兰溪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洗衣房身小力量不小,成了标本兼治的治水新路子。兰溪环保建设从村做起,用绿色的方式让民众养成绿色的生活习惯,环保才能长效推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