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创新转型中的“安徽制造”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创新转型中的“安徽制造”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你知道安徽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吗?你知道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吗?近年来,安徽省已成功培育出汽车、家电、新型显示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生态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工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全省工业经济正呈现出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并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转型之路。

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2013年至2017年,是安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凡的5年,也是安徽工业取得历史性跨越的5年。5年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大力开展制造强省建设,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呈现出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安徽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基本确立并不断巩固。

5年来,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8025.8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14.8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其中,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1位,2014年、2015年均居全国第7位,2016年居全国第5位,2017年居全国第6位,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用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的话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意味着安徽工业乃至全省经济发展都站在了新的起点,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难能可贵的是,在工业总量不断壮大的同时,我省工业质量显著提升、工业结构不断改善,工业经济正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突破两千亿元,达2078.9亿元;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2285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全国第12位。全省工业结构不断改善。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较2012年下降4.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较2012年提高1.3倍,年均增长27.4%。5年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3.9%。着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近两年全省累计去除炼铁产能427万吨、炼钢产能535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

企业强则工业强。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省规上企业数达20449户,较2016年净增1067户,净增数居全国第3位。全年新增2252户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4%,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2.4%。

新型制造体系迈向“中高端”

在合肥,有一个以“中国”命名,以智能语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园——中国声谷,作为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以语音智能控制的高科技产品,如能根据指令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跳舞、踢足球的机器人“帅哥”ROBI等。

在这个面积不过几平方公里的中国声谷,目前已经入驻了包括科大讯飞、浪潮、新华三、腾讯等龙头企业,吸引了300多个上下游企业在合肥集聚发展,2017年中国声谷产值达510亿元,实现增长55%,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值600亿元。

为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今年5月,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国声谷)打造成全国智能语音领域产业发展高地。

当然,走在人工智能前沿的中国声谷仅仅是我省着力构建的新型制造体系中的一个内容,近几年我省平板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人工智能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车呈领跑之势、集成电路风生水起……我省正推动制造产业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未来我省制造业将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服务化方向升级,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在新一轮技术改造中,我省将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个高端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5大传统产业。

首先是主攻高端制造。落实中德总理在皖达成的共识,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建设。实施“皖芯行动”,京东方首条全球最高世代线10.5代线正式投产,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实现量产,华米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2%,“屏-芯-端”产业链条加速形成。

其次将主推智能制造。“点线面”立体布局,从“点”上推广机器换人,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从“线”上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17年已培育认定省级智能工厂25个、数字化车间104个;从“面”上重点打造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和智能语音及软件等五大智能产业基地,“合芜马”被国家列为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基地。

再次主抓绿色制造。大力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着力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新体系,加快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2017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8%。

多措并举助力制造业新飞跃

近年来安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与我省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是分不开的。

省经信委副主任王灯明告诉记者,近几年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制造强省建设目标,联系省情、结合实际、精准发力,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推动、典型示范等系列措施,推动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综合性政策方面,省政府聚焦“三重一创”,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制造强省、科教大省、技工大省”建设,密集出台了系列“十条”政策,仅“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技工大省”四个十条,省财政就拿出专项支持资金100亿元。

其中,在推进制造强省方面,安排专项资金约25亿元,突出支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同时对支持电子信息、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强化金融和土地要素支撑,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工作激励力度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在科技创新方面,围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等方面出台详细政策。

在技工培育方面,鼓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扩大人才引进与交流合作,推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强化载体平台支撑作用,优化技能人才配套服务。

同时,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安徽出台了“降成本20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 、财务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在此基础上,2017年又补充出台了“降成本新10条”,企业成本不断降低, 2017年累计降低企业成本超千亿元,达到110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8元,同比下降0.8元,下降金额居全国第13位。

针对重点产业发展,我省去年还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从支持产业发展和加大推广应用两大方面提出了十条“真金白银”的政策;已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和8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17年至2020年),用于落实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扶持政策。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智慧经济发展政策规划,以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现代医疗医药”等专项支持政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伍静

责任编辑:吴月峰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