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铜陵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地处皖中南的铜陵依铜建市,以铜立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作为新中国老工业基地,铜陵经历了工业城市的创业辉煌,铜资源的开采与粗加工是铜陵传统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铜陵全市上下大力弘扬铜都精神,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为主线,全面开启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今年,铜陵市又立足实际,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市,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口号。
把制造业作为
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在今年3月30日铜陵市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铜陵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四个城市”,打造一流竞争力的卓越之城。提出要结合铜陵的城市规模、特点和产业基础,建设以城市竞争力为核心的卓越之城。其中更是明确目标:铜陵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铜陵市提出要向高端化“进军”:大力实施“三重一创”,推进“1+4”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3个千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最高端跃升。同时,要走智能化“路线”:组织实施企业登云计划,改造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依托狮子山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推动“铜陵制造”向“铜陵智造”升级。该市还提出要靠品牌化“取胜”的思路,提升铜陵制造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说到铜陵,不得不提及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该市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围绕“板、箔、线、管、合金”5大产业向高端延伸,一季度基地实现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33.1%,规模居全省第一。目前,该市铜基新材料基地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分类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模式PCB产业园,形成“铜箔-覆铜板-PCB-电子整机”产业链,年产200万平方米线路板、400万台手机,预计全部建成后总产值可达200亿元。
坚持绿色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初夏时节,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循环水池里,数不清的红鲤鱼,正在畅游嬉戏…… 工业循环水“养金鱼”,是铜陵有色集团公司谋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铜陵全市上下全力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该公司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围绕抓住铜、延伸铜的基本方略,以存量升级和增量转型,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绿色基因”。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转型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推动产业转型,2017年该市GDP首次跨过千亿元台阶,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值居全省首位。该市还入列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强化创新转型,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9%,狮子山国家高新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
努力必有收获。2017年,铜陵转型发展迈上新的台阶。除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外,该市接替产业更是担纲承梁,全市铜深加工产品产量突破200万吨,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非铜产业保持强劲增长,产值达13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当年,该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工作更是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总评成绩全国第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估连续四年获得优秀;成功入列国家森林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在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发布的《幸福中国白皮书》中,铜陵排名全国“幸福城市”第三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朱春友
【编后】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就在前方。当下,铜陵全市上下正围绕“奋斗、幸福”的时代主题词,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撸起袖子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