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96 岁杨振宁再回中国科大 出席“求是奖”颁奖典礼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9 月15 日,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2018 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隆重举行。这是一场科学界的年度盛会。当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韩启德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等学界“大咖”以基金会顾问身份出席颁奖典礼。

时隔三年杨振宁再次现身科大

三年前的“求是奖”颁奖典礼,杨振宁就曾亲临现场颁奖;如今,他以96 岁高龄再次回乡参加颁奖典礼

1512527

杨振宁为张杰率领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科大校长包信和的陪同下,拄着拐杖走进会场。虽然年事已高,但杨振宁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入场后向参会人员挥手。

2015 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时,杨振宁就曾亲临现场颁奖;时隔三年,他以96岁高龄再次回乡参加“ 求是奖”颁奖典礼,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在本次颁奖典礼上,杨振宁介绍了2018 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获得者——激光强场物理团队的杰出学术贡献。据了解,该团队负责人张杰院士曾于1999 年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如今其与团队成员带着新的研究成果再次登上颁奖典礼的舞台,是对求是科技基金会最好的回馈。

“激光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状态,而且在国防方面有极端重要的运用。”杨振宁谈及对激光强场的看法,也展望了这一领域的方向,“所有同仁都很高兴能把这个集体奖颁给张杰教授所领导的团队。”随后,杨振宁为团队成员颁奖。

“80后”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大部分是“80后”,两名女性青年学者陆盈盈和王潇是1988年出生,今年才30岁。

当天,2018 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被授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

此外,2018 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的十二位青年学者,他们在新凝态理论物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学者的精神风貌和学术创新能力。记者注意到,“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大部分是“80后”,两名女性青年学者陆盈盈和王潇是1988年出生,今年才30岁。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介绍求是青年学者之前,谈到自己的感想,他说,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大创校六十周年,而今年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中美“贸易战”,让大家认识到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施一公回顾了求是基金会奖项设立的历史,也很感谢基金会这些年来助力中国科技腾飞,奖励为中国科技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回到祖国怀抱投身科技建设的青年人才。他也勉励年轻的获奖学者继续努力,做出贡献。

□奖项概览

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得奖人】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

【获奖理由摘选】江雷教授建立了超浸润界面材料及超浸润界面化学体系,推动了该领域在全球的发展。同时,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技术转化,他拥有70 项专利和56 项正在申请的专利,在材料、建筑、纺织、印刷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

【得奖人】张杰院士率领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由来自上海交大、中科院物理所和国家天文

台的三个课题组构成)

【获奖理由摘选】该团队聚焦激光强场物理重要前沿和激光聚变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关键挑战,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并为激光聚变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得奖人】

北京大学:胡家志、田志宇、王潇

清华大学:刘锦涛、张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朱书

复旦大学:陈钢

上海交通大学:郑浩

浙江大学:陆盈盈

南方科技大学:万敏平

西湖大学:高晓飞

【获奖理由摘选】他们在新凝态理论物理、新能源材料、代数几何、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等众

多学科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学者的精神风貌和学术创新能力。

□延伸阅读

创立二十四载,奖励三百余人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 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记者了解到,科大的两任校长包信和、侯建国都曾是求是奖的得奖学者;科大副校长杜江峰也是2000 年求是研究生奖学金得主。

迄今为止,共有337 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求是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 位,“杰出科学家奖”29 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81 位,“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26 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文  王从启/图

责任编辑:许大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