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俺们这里的小学,根本都不像学校样,教室破旧、课桌破烂,大门关不严,村民家养的鸡都能从门下钻进校园操场到处跑。 ”近日,在颍泉区宁老庄镇中心小学,村民宁南带着孩子,一边参观崭新的校舍,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你看现在的学校,是这周围最漂亮的地方,教室是四层楼房,还配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少年宫也是四层的,各种图书和活动设备都有,可以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食堂可以容纳300多名学生同时就餐,学生中午可以在学校吃午饭,真没想到乡下孩子也能跟城里的孩子上学一样了! ”
宁老庄中心小学教学楼是颍泉区近年来实施“改薄”项目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颍泉区在教育扶贫中坚持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摆在战略优先地位,在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等系列教育扶贫政策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着力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校舍进行维修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全面改薄”校舍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已开工建设单体项目418个,竣工400个,竣工面积31万平方米。
“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偏远小学办学条件,实现全区每个乡镇至少有两个初级中学,中心村有一所完全小学,让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家门口都能有学上、上好学,是教育扶贫的首要任务。 ”颍泉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阳告诉记者。
依托“改薄”项目,颍泉区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消除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盲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开通“远程课堂”、“同步课堂”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
在伍明镇三门初级中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李雪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寝室里住了十几人,非常拥挤。现在我们入住新寝室了,寝室里有衣柜、洗漱间,还有热水浴室,让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舒心。学校里还可以上网学习查资料,老师们又非常关心我们,在这儿学习我非常快乐! ”
余波 张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