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安徽基本医保实现全覆盖 9县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安徽新闻网报道,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为安徽的医疗卫生领域带来了长足发展,“天长模式”全国推广,“定远模式”国家打CALL,我国第一家智慧医院安徽省立智慧医院揭牌;2015年9月份,安医大一附院引进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手术1259台;2017年2月份,安医二附院成为我省首家JCI认证医院。我省已初步实现县域内分级诊疗,天长、太和等9县县域内就诊率已达到90%以上。深化医改以来,我省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开发人脸识别健康卡

2018年10月29日,在安医大一附院,手术机器人“达芬奇”顺利完成了第1259台手术。1259位患者受惠于这台手术机器人,接受了精准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其中934台手术为极其复杂,手术难度大的泌尿外科手术。

2015年9月24日上午,安医大一附院引进的我省首台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开始首秀,第一台手术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该院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梁朝朝教授介绍,前列腺癌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治术,而其根治手术是个大手术,功能复杂,手术复杂,内外都是血管丛,很容易血流不止,而且手术不好的话,还会造成尿失禁。这些复杂的难题,正是手术机器人擅长的。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全国性难题,安徽医疗卫生部门一直在寻求突破。2017年8月20日,我国第一家智慧医院,安徽省立智慧医院正式揭牌。先后投放的7台导医导诊机器人,周服务量超过3万人次;300余台自助设备,日挂号量超过5000笔,这对于日均就诊患者1万余人次的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来说,有效的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优化了服务,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今年5月4日,该院正式发行全省首张电子健康卡,并成功开发了全国首例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脸声纹识别的电子健康卡应用体系。用户拍下身份证上传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认证后,在家里就能办理电子健康卡。今年年底,将有部分医院接入该系统,带部手机就可全省范围内看病,不用重复检查,还能绑定社保卡,直接线上支付,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寻医问诊。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了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并推广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医护查房、超声检查、口腔门诊等多个场景中应用,同时还构建“云医声”系统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

医联体搭建转诊桥梁

在提高医技医术、引进新设备的同时,我省也在致力提高医疗服务。2017年2月份,被全球医疗界誉为“金印章”的JCI认证金牌正式“落户”安医大二附院。JCI(美国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国际认证是全球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评价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最高级别认证体系,被誉为医疗服务“金标准”。

当前JCI认证标准包含300多条标准以及1200多个衡量要素。在国内2万多家医院中,目前仅有70多家通过了JCI认证,其管理标准就是让每一位患者更加安心、舒心和放心。

“患者从走进医院到离开,小到地面是不是会滑倒,大到什么时候能住进病房,他都能获得全面的关注。”安医二附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是小于3岁或大于60岁的重点人群,护士都会在其身上贴上标识,显示“慢性病”或是“易摔倒人群”,随后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特别关注。医院就诊时间,全方位保护患者隐私,所有带有病人信息的废弃纸张均全部销毁,公开显示患者姓名的场合,均需隐去名字中的一个字。

我省的急救系统也在发展完善,2017年8月10日中午,我省空中120正式启动,首架医疗救援直升机正式亮相,它相当于一个移动ICU,主要用于高速车祸、山区灾害救援。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安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10月16日投入第一次救援,至2018年10月18日,总计参与救援15起,其中,器官转运2起、院前急救3起、院间转运10起。未来两年,我省16市都将具备展开空中救援的条件。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小病也要去大医院排队,是造成“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省在医改中,为引导患者在家门口就医,在县域内打造医共体,在城市建立医联体,让患者在家门口也享受到优质医疗。

在县域,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组建2-3个医疗服务共同体,医保资金按人头总额预付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面健康管理。目前,我省初步实现县域内分级诊疗。天长、太和等9县县域内就诊率已达到90%以上,其中天长的医共体改革经验被誉为“天长模式”,在全国推广。

在城市医联体,以大医院高年资护士为纽带,通过高年资护士转岗社区,拓宽了双向转诊通道,搭建了大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的桥梁。城市大医院牵头组建医疗集团,建立了远程会诊信息系统,特别是向贫困地区做了倾斜,预约诊疗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据统计,目前,城市三级医院40%以上的专家门诊号源供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预约转诊服务。

此外,我省还实行家庭医生有偿签约与免费签约相结合、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相结合、典型引路和面上推广相结合,实行“1+1+1”结对子帮扶签约服务。如定远县以“未病先预防、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为目标,依托县域医共体,做实做好“按人头总额预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远模式”成为国家推荐的五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之一。

医疗救助体系全覆盖

据介绍,深化医改以来,我省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由改革前的新农合人均50元提高到人均670元,大病保险和趋于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也实现了全省覆盖,皖籍农民工在打工地的省份就医实现即时结报。

2013年起我省启动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对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进行二次补报,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6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已实现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

安徽省还开展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试点,参与试点的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的基本医保基金规模超过70亿元,覆盖人群1700多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基本医保核减金额2015年同期的增加到2016年的1200万元。

我省改革成效明显,在年度全国医改考核中,安徽与福建并驾齐驱,名列榜首。2017年国家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安徽省位列全国第2名,获得1827万元奖励经费;健康脱贫国家专项考核名列第一,奖励170万元;蚌埠市被列为15个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之一。下一步,我省将巩固改革成果,县域医共体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向紧密型医共体转化;完善医保;探索建立紧密型城市医联体。

原标题: 健康卡人脸识别 在家就可办 我省基本医保实现全覆盖 9县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责任编辑:许大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