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学期伊始,江西、河南、西藏等省区先后发生学生食品安全事故,这也给我省的学生餐配送敲响了警钟。昨日,安徽省学生营养办下发通知,规范全省学校的供餐,对于实行校外配餐制的学校今后也要向学校食堂供餐过渡。
根据规定,对于实施供餐制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要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校从食品原料采购源头抓起,包括存储、加工、配送、分餐、消毒等各关键环节,都要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同时校长要陪餐,从业人员要进行严格的体检。对因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较于送餐和配餐,学校食堂供餐的安全性更高。今后我省将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供餐质量。根据规定,各地要利用“全面改薄”、校舍维修等项目资金,新建、改扩建一批符合条件的学校食堂;对不达标食堂供餐环境进行整治和完善,进一步改善供餐条件,大力推进食堂供餐。对于实行其他供餐形式的,也要逐步向学校食堂供餐过渡。
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大宗食品和辅材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同时当日食谱提前公示,根据季节变换和学生口味及时调整供餐食谱。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