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终于见到你!安徽警方帮多名多年失联者与家人团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都说亲情是人世间最浓的酒,即使相隔再远,分离再久,也割不断亲情的依恋。可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家庭陷入家人失散,不知生死的悲剧之中,望穿秋水也等不来亲人的团聚。长期以来,安徽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运用警务资源,不畏艰辛,摸排走访,通过大量工作成功帮助一位又一位失联多年的人士重回故土,与家人团圆,在给一个又一个家庭画上悲剧休止符的同时,深刻彰显了安徽公安的为民情怀。

失联近20年户口被注销 民警助她与家人团圆

11月10日14时许,无为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教导员张宗俊、户籍民警鲁婷婷带着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为一名与家人失联近20年、并在6年前就被老家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李某心购票,将她和她的丈夫送进高铁站检票口。看着他们夫妇俩带着沉甸甸的行李,踏上南下广州的列车,此刻,压在民警心头多日来的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而当事人李某心的脸上,也一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十分感激该所民警为她与她的家人团聚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事情的原委,得从3个多月前说起。今年8月初,城郊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基础工作时了解到,无城镇七广行政村某自然村有一女性居民名叫李某心,嫁至本地近20年了,至今无户口。该所户籍民警获悉情况后,立即对此展开调查。

8月9日,李某心和丈夫陈某兵及其叔叔一行三人,来到城郊派出所户籍室,配合民警调查李某心的户口情况。可是,当民警询问李某心相关问题时,陈某兵的叔叔总是抢着回答,并一再声称他的侄媳妇“不善于表达,不喜欢与外人打交道”,且语气中明显带有一丝不耐烦的情绪。令民警感到疑惑的是,站在一旁的陈某兵,倒是一句话也不说。户籍民警见此情景,顿时感觉这其中可能有隐情,甚至会不会存在拐卖人口的嫌疑?于是,民警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后,立即将该三人分开来进行询问。

户籍民警通过与李某心交谈,发现她虽然在无为县居住十几年了,可是却听不懂本地方言。民警试着用普通话与其交流,但她的广东口音特别重,不容易听懂,导致双方在语言沟通上有些困难。好在她还能听懂普通话,当民警询问其是否记得家人名字、是否会写字时,她肯定地说“会”,这让调查工作变得“柳暗花明”起来。

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询问,民警基本了解了李某心与家人失联的大致过程,以及她的相关信息.李某心出生于1978年2月,小学文化,户籍地址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某村。民警通过查询得知,李某心的户口已于2012年11月被她的原籍地法院以“失踪”原因而注销。

在初步排除李某心是被他人拐卖来的可能性后,民警通过多种方式,取得了其户口归属地派出所的联系电话,再通过多方努力,最终与李某心的堂兄李某豪联系上,确定了她的家庭情况,确实与其本人叙述一致——李某心家中有父母,有一个小她2岁的弟弟,还有3个堂兄和1个堂姐。

据李某心本人回忆,她于2002年前后与几个老乡一起到北京打工,后来几个老乡都回家了,她独自留在北京。经他人介绍,她来到陈某兵的姐姐家开的熟食店里打工,从而得以与现在的丈夫相识。两人回无为领取了结婚证,并于2003年在北京生下女儿;2004年,因钱包、身份证、暂住证被盗窃,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时间一久,李某心与老家家人便失去联系。近20年来,她的家人几乎伤心欲绝,万般无奈下,才到法院报了“人口失踪”。2012年,当地派出所依法注销了李某心户口。

近日,城郊派出所户籍民警通过微信将李某心近况及照片发给了她的堂兄李某豪。这一别接近20年了,李某心终于与家人恢复联系。

11月9日,李某心与丈夫在一起商议后,表示想回家看一看亲人。由于她自己没有户口、二代居民身份证,从而没法购票、上车。距离老家有1000多公里的路程,要是由她的家人开车到安徽无为来接她,成本的确也不小。而且,当前已被宣告“失踪”的李某心,如果要补登户口的话,办理下来所需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她的“回家团圆”计划,一时陷入困境。

无为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并没有放任不管。当所长赵光勇得知当事人的想法后,第一时间与无为高铁站进行协调;与此同时,民警与李某心的娘家人商议,最后双方约定:由无为民警带着工作证件和有效证明,送李某心登上回乡的列车,其家人则赶到广州南站去接她。至此,与家人失联近20年的李某心,终于与亲人团聚得以团聚。(倪旭生)

女孩跨省千里寻母 民警热心助其圆梦

11月8日上午,20岁的广西女孩在亲戚陪同下,来到舒城县公安局杭埠派出所求助,寻找自己18年没见过面的生母。民警通过系统查询、多方走访联系,最终使其母女团圆。

经了解,黄某母亲程某系肥西县人,20年前在广东务工时认识一名广西籍男子,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女黄某。在黄某2岁大时,程某与丈夫关系不和而离婚,程某实在舍不得女儿,临走前留下了几张其本人彩色照片给广西一个亲戚保管,托付亲戚让女儿长大成人后来安徽寻亲,并用纸写下了一段话。

18年过去了,黄某已出落成大姑娘了,并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其亲戚这才告诉黄某关于生母的故事,另把相片和纸条亲手交到黄某手里。岁月悠悠,亲情是一杯难以割舍的酒,黄某毅然决定来安徽寻亲,在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其亲人陪伴,一起来到安徽。

起初,黄某以为程某在肥西,经当地派出所核实后,告诉黄某其母亲多年前户口已迁至杭埠,黄某一行人马不停蹄,直接找到杭埠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民警通过系统查询,发现程某在本地早已结婚生子,在村干部帮助下,取得了当事人的手机号码,通过联系,得知目前程某和其家人在合肥某市场工作,在征得其本人同意后,民警将程某的手机号码交给了其女儿黄某。黄某与母亲通了电话,眼泪在声声呼唤中流淌,母女俩约好当晚22时30分在合肥某宾馆见面。(桂鹏)

 患病女子离家十二载 民警千里寻亲助团圆

10月18日上午8时许,在定远县公安局池河派出所院内,一对失散多年的姐妹重逢后相拥而泣。温馨的场面让在场每一个人无不感动落泪。短暂交流之后,从河南固始县远道而来的陈某一家在鞭炮声中将印有“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池河派出所民警王田虎手中,感谢民警为其家人找回失散12年的亲人。

今年8月份,池河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中发现村民吴某再婚妻子可能涉嫌冒用吴某已去世前妻李某的户籍信息。经过调查,民警确认吴某再婚妻子是河南人,叫陈某,患有精神疾病。据吴某介绍,前妻去世后,于6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丧偶的陈某并在一起生活。陈某因为患病无法说清自己老家的详细住址、家庭成员情况,也没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信息。为了让陈某正常生活,购买各类保险,吴某就让陈某一直冒用已去世妻子李某的信息,并于今年6月份到派出所采集了身份证照片。户籍民警在发放新办理身份证时发现异常,结合民警走访情况,更加确认了吴某的违法行为。

民警在依法对吴某进行处罚的同时,尝试着与其现任妻子陈某沟通,试图查找陈某家庭信息为其补登户口。但因陈某患病且不识字,除能说出自己音译姓名和河南人的信息之外,无法表述清楚相关信息。民警只能采集陈某照片、血样等信息进行深入查询比对。

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查找,在定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民警在河南公安发布的走失人员信息上,发现固始县一名陈姓女子信息与陈某高度相符。经核查后,确认陈某正是河南固始籍离家走失12年的人员陈某。民警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通过当地警方联系到其妹妹陈某某。得知失踪12年的姐姐被安徽定远警方找到消息。陈某某一家人激动不已,连忙从河南赶赴定远。时隔多年,姐妹俩终于团聚。

目前,陈某在妹妹的陪同下,已返回娘家着手补办户口并计划与吴某补办结婚手续。而吴某虽因冒用身份信息被处罚,却对民警负责热心帮助其妻子找到亲人感激不已。(汪娟宇 王田虎)

两兄弟走失和家人失散23年 民警助阖家团圆 

10月23日上午,临泉县老集镇马寨行政村孙老庄异常热闹,大红的双喜张贴在一家农户的大门上,村里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口翘首以盼,等待着见证一场迟到23年的相认。

当孙某林、孙某彪兄弟俩在临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老集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走进孙老庄时,这个皖北的小村一下子沸腾起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嘈杂声中,幸福、喜悦的泪水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20多年了,想家,每天夜里睡觉都在想。今天,终于回来了。”孙某林抱着嚎啕大哭的父亲,语无伦次。

说到孙某林兄弟的“回家路”,还要从1个月前说起。9月底的一天,两名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走进了临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向民警求助:“我们是临泉人,走失20多年了,求你们帮帮我们。”

原来,这两个男子是亲兄弟,23年前,因为家里穷,被家人交给一个“马戏团”外出表演混口饭吃。那时候,哥哥张艳林刚满11岁,弟弟张艳彪还不到9岁。当马戏团走到湖北武汉附近时,调皮的两兄弟独自出去玩耍,与同伴走散,开始了流浪生活。幸运的是,半个月后,湖北的一位好心人发现了没吃没穿的两兄弟,将两人介绍给同村的两户村民抚养,从此,两人便在湖北洪湖市的一个村庄安了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两兄弟多次商量想要寻亲,但是由于年龄小没有经济支柱,加上害怕养父母生气,便将“回家”的念想一直放在了心里。

2018年,两兄弟都已过了而立之年, 9月底,两人确定记忆中的家“临泉县”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后,立即赶回临泉,并第一时间找到了刑侦大队寻求帮助。

在刑侦大队打拐中队办公室,民警按照兄弟俩提供的信息一一查询,却始终没有找到有关“兄弟二人”同时走失的报警信息。民警又根据兄弟俩提供的父亲的名字进行查询,在全县范围内找到了数十个重名的人员。民警随即开展走访排查,终于在符合年龄段的十几个重名对象中找到了一位老集镇的老人孙老汉,与兄弟二人所述的父亲高度疑似。经过老人所在村的村干部介绍,老人的两个儿子确在20多年前走失,老人的家人当年多次到外地寻找,张贴发布寻人启事,还求助了电视台播放寻人信息,因为大家都觉得孩子是自己走失的,不属于拐卖,便始终没有报警求助。

在信息核对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民警分别对兄弟二人及孙老汉进行采血,并输入全国打拐库进行DNA比对。为保险起见,民警建议兄弟二人先行回家,等待血液比对结果确认亲子关系。

“比中了。”DNA比对结果出来后,民警第一时间通知了双方。并帮助兄弟二人和孙老汉取得了联系。

10月23日一大早,在公安民警的带领下,孙某林、孙某彪兄弟俩终于回到了自己23年来魂牵梦绕的家乡。

“我要是识字,知道那么多年前走失的也能找警察帮助,说不定我两个弟弟早就回来了。现在,我高兴地都不知道说啥好了。”孙某林的姐姐孙某梅眼泪婆娑,嘴角却挂着笑容。 (郝婧)

古稀兄妹失散半个世纪 民警热心相助终团聚

来自安徽明光的张大爷一直有个心愿,要在有生之年找到50多年前远嫁至淮北的亲妹妹,以完成父母临终前的遗愿。今年10月7日,在民警的热心帮助下,张大爷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自己的亲妹妹。

10月7日下午,75岁的张大爷来到淮北市公安局烈山分局海孜派出所,急切地请求民警帮助他寻找失散50多年的妹妹。原来,上世纪60年代初,张大爷家庭十分困难,唯一的妹妹经人介绍远嫁至淮北矿区,由于当时条件不好、路途遥远等原因,婚后就与娘家亲人失去联系,这一失联就是半个世纪。父母过世时,嘱托张大爷一定要找到妹妹。如今,张大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愈发思念自己的妹妹,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一见亲人。

直到前不久,张大爷多方打听听说自己的妹妹有可能住在淮北市临涣矿工人村一带。张大爷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明光市匆匆赶到淮北临涣矿想要找到自己的妹妹。

然而,一开始民警根据张大爷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并未找到其妹妹张某。紧接着,民警又通过同音不同字等方式,在系统上查询、搜索,并将辖区里符合条件的人员照片一一给张大爷浏览,比对近1个小时,张大爷突然指着一张照片说道:“真像,长得真像我母亲。”随后,民警根据户口信息积极走访社区,最终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今年71岁的张某。

半个小时后,这对失散半个世纪的兄妹在海孜派出所见了面。两位老人一见面就认出了对方,相互拥抱,泣不成声,张大爷的寻亲之路在民警的帮助下终成现实。临别时,民警给兄妹二人拍了一张合照,祝福两位老人阖家团圆、健康幸福。(蔡怡新)

 儿子失联8年家人都已绝望 民警不放弃终寻回 

“真的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我儿子回家,我们真是以为他死了。谢谢警察同志。”77岁高龄的胡大爷和老伴一边老泪纵横,一边不停地要给民警鞠躬,社区民警杨志刚赶紧搀扶起老人,一声声道着:“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要不是你坚持了8年没有放弃,我们这辈子也见不到我儿子了。多亏了你呀!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了。就让我们老两口给你鞠个躬吧。”胡大爷坚持说道。

这感人的一幕出现在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洞山派出所内。10月24日下午,胡大爷和老伴徐奶奶以及他们的大女儿带着一面写着“人民的保护神 百姓的好警察”的锦旗,送给洞山派出所的民警。一家三口抑制不住激动和感激之情,哭成了一团。在场的民警也受到感染,跟着流泪。

事情的始末要追溯到8年前。胡大爷的小儿子胡某斌于2010年5月离家出走,家人报警后,洞山派出所民警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寻找均未果。几年来,社区民警杨志刚和胡大爷一家并未放弃。每每得知救助站有适龄男子被救助,民警总是赶去确认是不是胡某斌。听闻在亳州、泰州等地出现过疑似胡某斌的男子,民警多次出差前往,希望能够找到他,但直至2016年10月,胡某斌一直没有音讯,田家庵区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宣告其死亡。

尽管在法律上胡某斌已经是死亡人员,对于找到儿子,胡大爷一家也已经绝望。但每当洞山派出所收到各地的协查函,民警总是要仔细辨认,希望能够看到熟悉的身影。惊喜的是,2018年10月,广西社会福利医院救助了一名自称胡某斌的男子。经民警核查确认,该人就是家住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辖区的胡某斌。2018年10月24日上午,在淮南市救助站,胡大爷一家在民警的陪同下将胡某斌接回家,一家人终得团聚。在救助站内,一家人相拥而泣,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 (段煜)

  母子离散长达30年 民警6小时助其团圆

10月3日10时,泾县公安局茂林派出所民警接到一位老人的寻亲电话,老人求助民警帮助自己寻找离散30年的子女。

经沟通得知,求助人叶老太原籍泾县,今年已经68岁,现住铜陵市枞阳县。叶老太年轻时嫁给泾县茂林镇一位村民,并育有一子二女,后因夫妻感情不和,30年前离家出走,流落到铜陵市枞阳县并重新组建了家庭,从此以后与茂林镇的亲人断了联系。随着年龄增长,叶老太思子亲切,自己多方寻找均未找到,便想到请民警帮忙寻亲。

据老人回忆,自己前任丈夫名叫肖某桃(音),儿子肖某(音),今年48岁,两个女儿分别叫肖某芳(音)、肖某安(音)。

为了让叶老太实现与亲人团聚的愿望,茂林派出所民警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寻找工作。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民警多方打听与走访,发现茂林镇凤村村村民肖某进的姓名、年龄及经历与叶老太的描述相仿。10月3日下午1时许,民警通过微信视频聊天让肖某进与叶老太取得联系。30多年过去了,虽然物是人非,但通过沟通,双方均证实对方就是自己离散30年的亲人。

念子心切的叶老太在家人的陪同下,迫不及待地赶到泾县茂林镇。当时16时许,叶老太终于和子女们在茂林派出所内相见,此时,据民警接到求助电话才6个小时。(葛伟、王响宁)

原标题:安徽警方帮多名多年失联者与家人团圆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失联者 团圆 家人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