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安徽皖江地区新查明一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昨天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经过10年的勘查投资,省地勘基金在皖江地区新查明一个隐伏于白垩系红层之下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

近日,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对安徽宣城某矿段铜金矿普查报告及其提交的资源储量成果进行评审验收,报告获一次性评审通过。经评审初步确认,全矿床共获得333类工业品位铜矿铜金属量66万吨,铜平均品位0.54%;其内含共(伴)生金金属量84吨,金平均品位0.69g/t。此外,矿床内另有333类低品位铜矿铜金属量109万吨,铜平均品位0.24%;其内含伴生金金属量164吨,金平均品位0.36g/t。

该项目属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由省地勘局322地质队承担,项目普查工作自2009年1月开始至2018年6月结束野外工作,铜(金)矿体均产在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属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与国内已查明的其他斑岩型矿床相比,该矿床的突出特征是铜矿石内所含的伴生金体量大、品位富。选矿试验表明,铜、金的回收率高。

该矿床的发现为近年来安徽沿江一带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白垩系覆盖层下普查找矿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对指导我省今后的覆盖层下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据悉,铜、金都是我国急需紧俏矿种。该矿床未来的开发建设,对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胡霞利

【延伸阅读】

啥是斑岩型铜矿?

该类型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45.5%,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且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我国东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燕山期(即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之间的构造期)为主。如位于环太平洋西带外带的赣东北大断裂的西北侧德兴超大型斑岩铜矿。

次生富集作用,可使斑岩铜矿石品位得到进一步富集,而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富矿。次生富集带多数是形成高品位的辉铜矿矿层,开采经济价值巨大。然而,中国斑岩型铜矿多数矿床未能形成厚大的次生富集带,可谓先天不足。

综合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