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追梦·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巡礼】城美民富产业兴 美好全椒谱华章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刚刚过去的2018 年,全椒县收获满满。这一年,全椒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全椒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评全国农机示范县、安徽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先进县、安徽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县、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医共体中心药房,“同病同价”试点运行……使老百姓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电产业园在全椒开工建设。

电产业园在全椒开工建设。

提质增速

工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从玩具制造、服装代加工的传统产业,转向以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强县,全椒县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也尝到了升级后的甜头:总投资50 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开工建设,成功引进总投资20 亿元的神州保温和10 亿元心连心封头等一批大项目。2018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 家,新增省级名牌产品3 个,新增智能化工厂3 家、数字化车间4 个......无论是穿梭在“亚士创能”车间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全柴发布的非道路“国四”产品样机,都向大众展示着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散发出的新鲜活力。

为引进和发展新型企业,2015 年以来,全椒县通过收购、重组、租赁等方式加大对僵尸企业、低效企业的处置力度,累计盘活县经开区企业21 家,盘活闲置土地1720.1 亩,化解银行不良资产1 亿元以上。开发区同时投入1.1 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设立10 亿元产业基金,助力创新创业。园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全年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安徽全柴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测试H20国六发动机。

安徽全柴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测试H20国六发动机。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全椒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县“四送一服”工作领导小组。据了解,2018 年1~10 月,全椒县共开展各类政策宣讲344 场次,走访企业826 次、1008 家,举行企业家座谈会232 场次、参会企业1450 家,收集整理企业问题609 条,共上报省、市协调办理16个,县级层面已解决企业反映突出问题573 个。2018年,全椒县组织企业申报工业强基技术改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首台(套)装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型制造等专项,预计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500 万元左右。

大力实施“5436”工程。2018年,全椒县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招商项目数量、质量和体量的全面提升。围绕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 个,总投资136 亿元;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52个,完工36 个,完成投资67.4 亿元。土地集约利用和招商效益得到“双提升”。

创新驱动

培育农业金字招牌

2006 年,王如峰在二郎口镇开始尝试稻田龙虾综合种养,而他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龙虾大王”。更让他无法预料地是,12 年后,当地稻虾连作面积发展到20 万亩,而他一手创立的赤镇龙虾合作社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星创天地。仅稻虾连作这一项,就为当地实现产值11 亿元,成为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近年来,全椒认真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充分利用发展稻虾连作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和技术基础,积极开展创建稻田小龙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好“全椒龙虾”这一金字招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椒县投入8000 万元鼓励扶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面积已达4 万亩,面积位居华东地区首位,今年薄壳山核桃产量已达25 吨,获批国家级试验示范基地6 个。

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并受益,当地林业局从80 多名林业技术员中精心挑选出业务水平高、长期扎根农村、有责任心的19 名技术员包保贫困户,平均每人包保5 到20 人。武岗镇砂石村的贫困户石秀权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8 棵薄壳山核桃,现在还在生长期,几乎每月他的包保技术员都会上门指导。

数据显示:2014 年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7560 户18200 人,贫困发生率为5.19%。2017 年底建档立卡对象7355 户17968 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47%。经过几年努力,全县2014~2016 年脱贫3836 户9657 人,贫困村由9 个下降到4 个。今年,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下降。

全椒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做大做强金字招牌,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改革,证书发放率为100%;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范实施襄河示范区稻虾连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实施品牌粮食绿色生产的同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石沛镇周岗村的贫困户在采摘金丝皇菊。

石沛镇周岗村的贫困户在采摘金丝皇菊。

改革先行

捧上生态环境金饭碗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他在全椒神山一带亲见的景象。如今的神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拥有各种知名树木400多种,一座寺庙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美丽乡村一环线上的重要一点。

全椒县积极学习借鉴南京高淳“慢城模式”,编制全椒“慢城”旅游规划,统筹整合县域“三山、两河、三湖”自然资源,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一环线、二环线,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规划建设西部山区“山慢城”、东南部滁河风光带“水慢城”、县城太平古镇“文慢城”三大板块,推动全域“慢城”旅游发展。

龙山脚下的田园风光。

龙山脚下的田园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椒县上下一心,下大力气整治生态环境,为的就是还当地百姓绿水青山。提升城市功能。修葺一新的吴敬梓纪念馆,新投入使用的第八中学、城南小学,5 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建成开放的南屏山文体公园……近年来,全椒县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8年,全椒县围绕“拆、清、治”,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清理陈年垃圾5万吨,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站5座、废品兑换超市28 个、污水处理站9 处、污水管网93 公里,实施改厕3000 户,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170 公里。全椒还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百镇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全椒县现有河长414 名,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9个,滁河、襄河水质年度顺利达标,河水变得更清了;实施大气类污染防治项目59 个,秸秆禁烧保持“ 零火点”,空气优良率达70.7%,天变得更蓝了。河有河长,湖有湖长,林有林长,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椒陵人民必将鼓足干劲,跑好伟大复兴接力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之际再度绽放华美篇章。

蔡丽佳 望勤 沈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素健 曹庆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产业 生态 鼓足干劲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