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杭黄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 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近日,杭州市党政代表团前来黄山市考察。在两地区域合作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两市签署了“1+9”一揽子合作协议——

1月10日,黟县“西递宏村”号高铁在上海火车站首发,成为驰骋在杭黄线上的“流动名片”。次日,来自黄山、上海、杭州三地的数百名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环卫工人等通过“乘高铁游沪杭”“冬游黄山U你真好”等大型公益活动体验了免费的高铁之旅。

去年底通车的杭黄高铁,让同饮一江水的新安江上下游两地间朝发夕归。曾经不可想象的事,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

其实,在杭州都市圈扩容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不可想象的不仅是黄杭两地的时空距离拉近了,还有两地迈入“同城时代”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千年一江同舟渡

  ——自古及今,黄山人沿着新安江走出大山、拥抱大海,与下游地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 ”奔腾不息的新安江,把“人间仙境”黄山和“人间天堂”杭州紧紧连在一起,见证了两地经贸文化往来的昔日繁华。

黄山与杭州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两地曾同属会稽郡,交往历来十分频繁。当年的徽商沿着新安江水路和徽杭古道东进浙江、走向全国,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

山那边是海,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与绵延千年的吴越文化交汇交融、历久弥新,为黄杭两地合作交流注入活跃的文化因子。黄山建市后,东向发展一直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徽杭高速,推出的第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是“名山(黄山)、名城(上海)、名湖(西湖)”线路。

2012年起,黄山与杭州两市作为主体,承担了皖浙两省开展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共同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安江模式”。

去年10月,黄山加入杭州都市圈,成为浙江省外唯一的城市,这标志着新安江上下游的黄杭两地由“共饮一条江”迈向“共享一个圈”。黄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立民介绍,目前,杭州都市圈在黄山市投资兴办企业近300家、总投资额逾2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新时代的徽商也积极投身杭州都市圈创业兴业,在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等地创办企业200余家,有4万多黄山人融入当地的建设和发展。

1月17日,杭州都市圈新春旅游惠民大联展在杭州举行,这是黄山首次参与杭州都市圈旅游推介活动。本次联展上,杭州都市圈6个成员城市推出280多项旅游产品和160多项惠民举措。黄山市旅委主任徐达河介绍,浙江是黄山市仅次于安徽的第二大国内旅游客源地,去年游客占比达13.87%。杭黄高铁开通后,沿线居民出游呈快速上升趋势,仅元旦假期就发送旅客10.3万人次。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胡永政认为,黄山市坚持东向发展、融入杭州都市圈,不仅基于区位、交通等因素,也有优势互补、产业对接等考量,更重要的是杭黄两地自古及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山海合作一体化

  ——立足优势互补,着眼同频共振,黄杭两地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放大“1+1>2”的叠加效应

1月5日是全国铁路最新调图运行的第一天。当天,杭黄铁路旅游联合推广活动在杭州启动。

“1月5日起,杭黄高铁班次从11趟增至33趟,节假日和高峰期还将增加。 ”黄山市副市长李高峰介绍,两地旅游部门将以杭黄高铁通车为契机,共同打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品牌和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联合推出杭黄世界遗产经典游、 “名城—名江—名湖—名山—名村”、“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等旅游产品线路,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监管、执法互动协作以及旅游联动优惠机制。

黄山市旅游业态丰富,文化积淀厚重,生态资源优异,杭州市信息经济一马当先,现代服务业和文创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两地如何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同频共振?黄杭两市签署的“1+9”协议勾勒了合作发展“路线图”:

——商务部门加大要素资源整合,共同建设杭黄电子商务产业园。杭州市积极引导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优先向黄山延伸;黄山市在优惠政策配套等方面向杭州倾斜,支持杭州相关园区和企业到黄山投资兴业。

——农业部门引导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在黄山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引导黄山市农业龙头企业在杭州市开设农产品销售点。同时,利用杭州市农办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平台,宣传黄山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农产品品牌、乡村休闲旅游等情况。

——经信部门充分发挥杭州市高端产业引领、黄山优势产业配套互补的作用,推进黄山产业数字化,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杭州把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化方面的领先优势和行业数据资源开发的先行优势,集成的数字产业智慧应用成功模式,优先向黄山推广和输出。

——两市经济开发区围绕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金融类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在黄山经济开发区共建“杭黄产业合作园”,为黄山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延链、补链”。

“黄杭两市政府这次签署的协议中,明确提出了探索共建‘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值得关注。”胡永政认为,这意味着两地将打破行政区域藩篱,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

前不久闭幕的黄山市两会上,黄山市政协委员、黄山菲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孟子认为,杭州都市圈内有众多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互联网企业巨头,随着时空距离的拉近,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突显,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加大产学研合作,学习先进企业的理念思维,推动企业发展。

人文共美谱华章

  ——强化互动融合,突出机制共建,进一步增强两市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携手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样板

从最初的东向发展战略,到2015年签署深化合作交流协议,再到日前确定联手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区,黄山市与杭州市的每一次牵手,核心指向都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民生福祉。 1月上旬,黄山市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推动发展规划一体化,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融杭新格局,与杭州都市圈城市实现协调联动发展。

在1月4日举行的黄杭两市区域合作工作交流座谈会上,记者听到双方讲得最多的是“一体化”“一张图”“一盘棋”“一卡通”。根据协议,两市将在机制共建、规划共绘、环境共治、旅游开发、设施互通、产业共兴、民生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形成合力,全面推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格局、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的一体化,携手共建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区。

黄山市发改委主任丁士礼介绍,“一张图”就是按照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杭州—临安—绩溪—黄山高铁建设,加快推进黄千高速公路建设,打通两地间断头路、盲肠路,推进跨区城公交专线覆盖,加快新安江水上公交一体化改革和服务创新,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更高质量的融合互通。 “一盘棋”就是两地在生态保护和利用、产业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突出通盘考量,推进新安江上下游一体化保护和发展,让“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这一区域最鲜明的标识。 “一卡通”就是两地率先实践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发行“杭州都市圈·黄山卡”,在公共交通一卡通上先行先试,实现杭州、黄山两地持卡市民乘坐公交车、地铁、水上巴士及路边停车、公共自行车租用等功能,试点建立杭州办事服务App都市圈板块,逐步推进杭州市与黄山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移动化运用,给两地市民在出行、就业、医疗等方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根据黄杭两市签署的“1+9”合作协议,双方将完善多层次交流协作机制,让沟通联络更顺畅;完善多领域专项合作机制,让项目落地更高效;完善全社会协同推进机制,让共建共享更聚力,共同把黄山市打造成杭州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文化旅游示范、绿色产业新地、健康宜居样板和西进南拓战略支点。

黄杭两市主要负责人一再强调,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合作质量,加快实现黄杭两地“设施全网络、产业全链条、民生全卡通、环保全流域”,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1月16日,黄山、杭州共推区域综合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杭州举行;明天,黄山市经信委将专程前往杭州对接产业一体化合作发展。(记者 吴江海)

原标题:“同城化”如何推进发展“一体化”?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同城化 都市圈 旅游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