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稳就业“组合拳”初见成效 安徽这份成绩单令人振奋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省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7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3%,处于2010年以来的低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3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96元,增长9.7%,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比上年缩小53元。这份亮丽的民生“成绩单”令人振奋。

总量攀升,城镇新增就业创历史新高

1月22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2018年,我省城乡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9%。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印证了多项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成效。 “去年,我省主动防范和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出台《稳就业工作方案》,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人群、鼓励创业和职业培训等5个方面,全力稳定和扩大全省就业。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处长吕泉说,“我们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和信息,以稳岗就业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为重点,超前谋划储备一批稳定就业政策措施并适时出台。 ”

不但就业政策频出,“促就业”活动形式也不断创新。去年,我省创新开展“2+N“招聘活动,实施就业人才年度专场招聘计划,着力打造“逢8招工、周六招才”赶集日,精准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对接平台。当年,举办“2+N”招聘会9462场,提供岗位738万个。

就业局势稳中向好,还得益于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去年,我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信息化渠道为2.86万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863万元;发挥校园就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大校园招聘会补贴力度,共发放补贴967万元,涉及省内117所高校;开展“一对一”实名制帮扶,采集未就业毕业生信息5万多条,帮扶实现就业3.7万人,组织0.9万人参加就业准备活动。

增量优化,新经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相连。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会带来就业弹性提高、智力型岗位激增,有利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加强对灵活就业、新的就业形态的支持,做优就业“增量”。

2018年,我省启动第二轮“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此轮行动计划主要提升“八大工程”、优化“两大平台”,对各部门创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当年,我省开展创业培训10.3万人次,推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亿元,新认定省级青年创业园6个;新登记市场主体85.6万户,同比增长21.5%。随着我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服务业占比的提升,带动就业容量持续扩大。

我省是农民工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2018年年初,“接您回家”活动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展,引导更多省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兴业。活动期间,各地开展招聘活动700余场,召开恳谈会、举办创业推介发布活动等400余场,体现了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的“底气”。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大就业“增量”,必须提升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为了激发各类主体创业活力,2018年,我省推行信用贷款免除反担保,开展“社保贷”试点;提高创业服务可获得性,优化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考核指标;发挥10所创业大学、40所创业学院功能作用,打造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链条。同时,健全创业政策和服务部门衔接机制,完善创业后续保障体系,营造勇于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质量提升,就业带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之源;创业能扩大就业、富裕民生。就业质量事关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支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8年,我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3元,增长8.7%,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中的“大头”。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大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创新,创造出了更多高质量岗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更好地带动了居民增收。在城镇居民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的绝对值仅次于工资性收入。 “快速成长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我省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居民收支调查处处长周德同说。

2018年,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96元,增长9.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比上年缩小53元,这是2015年以来我省农民收入总量首次缩小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也带动城乡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2018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6,比上年缩小0.02。

近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2018年更是加速上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表现更为突出,转移净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是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一大特色。

“去年我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有较大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乡村老师工资大面积补发,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 ”周德同告诉记者。同时,外出务工寄带回收入成为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成为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新的增长点。

2018年,我省提出“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普遍从70元提高到105元,惠及900万人。提升幅度大、影响面广,这是转移性收入中的一大亮点。”周德同分析说,各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普遍提高,最低同比提高8%左右,有力促进了居民增收,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原标题:稳就业“组合拳”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稳就业 生活 保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