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也来听听沪苏浙的代表委员围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哪些建言,解析沪苏浙皖的发展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联副主席、上外法学院副教授黄绮:
早日实现区域医保一卡通
黄绮今年关注的是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养老问题,“沪苏浙皖户籍人口老龄化均高于全国平均比例,其中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为33.2%;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为 22.5%。”黄绮认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方便,文脉相连,大家完全可以通过深化合作,推动养老一体化的发展。
黄绮表示,随着异地养老、旅居养老群体的增多,长三角区域内养老缺少服务对接和政策对接的问题也更为显现。“比如医保的异地结算问题。”黄绮表示,养老要医养结合,“目前长三角地区医保异地还不能结算,医保的药品目录也不相同,有些药在上海进目录,但在江浙一带不进目录。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成为异地养老的最大瓶颈。”
针对上述问题,黄绮建议,长三角地区应当建设一个开放、交融的养老服务市场,打破区域市场壁垒,促进社会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同时,需要推动信用体系互认,服务和数据共建共享,早日实现医保一卡通,养老补贴互相认可和流通。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
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来说确实是重要战略。”张兆安认为,首先是由长三角的地位决定的。他列出一组数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占全中国土地面积的 3.6%,常住人口占全中国总人口的 16%左右,经济总量占全中国的1/4。其次,由长三角的区位决定的。“中国有两条最重要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正好处在这两条重要经济带的交汇之处。”张兆安说,长三角的发展对这两个经济带而言重要性非常明显。
“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百姓能享受到的好处很多。”张兆安坦言,长三角高速一体化发展最后落脚点,还是长三角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去年年初成立了长三角合作办公室,这是以前从来没做的。合作办公室尽管在上海,但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干部在这里联合办公。”
“上海是国际性大码头,你会发现有很多江苏、浙江、安徽的人,坐高铁或自驾到上海看话剧、看舞剧。当然,上海更多的文化资源,会慢慢扩散到整个长三角的大中小城市。”张兆安表示,未来长三角区域的老百姓也会在一体化中体会更多的获得感。
澎湃记者 高宇婷 忻勤 栾晓娜
现代快报 特派记者 项凤华 徐岑 赵杰
浙江新蓝网 中国蓝新闻记者 汤嘉旸 王鑫 吴文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钟虹 刘旸 魏鑫鑫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