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送去金寨的感恩之情:热心人呼吁看望退休教师周火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他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后,选择到数百公里外的大别山区,用20 多年时间、100 次探访、1200 多万元募集财物支持“希望工程”。他先后帮助1300名贫困孩子圆上读书梦。他就是现年85 岁的周火生——昆山市千灯镇中心小学一名退休教师。如今,这位感动过金寨的老人因身体欠佳,住进了养老院。3 月19 日,金寨县热心人士提议组织“ 探亲”活动,希望带去老区人民对老人的感恩之情。

奔走20多年

圆孩子们读书梦

1993 年,59 岁的周火生老师通过报纸了解到,安徽金寨县建有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这让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他十分激动,第一笔1000 元助学款随后寄到金寨县南溪镇。两年后,退休了的周火生老师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千里迢迢来到金寨希望小学。这一次金寨之行,点燃了老人25 年的助学之火。

_3L_3KU8T)8S$)XQ$BRF61R

周火生老人。

由于退休金十分微薄,他和老伴通过爱心义卖图书的方式筹钱,然后带着筹到的钱和购买的学习用品,一次次赶赴金寨,为一个又一个山里贫困儿童带去读书的希望。“很难用语言形容周老在20 多年里为孩子们所付出的辛苦。他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金寨县南溪镇一位知情的老师说。

20 多年来,周火生老人骑着三轮车几乎跑遍了昆山所有中小学校,曾遇过险,受过伤。他省吃俭用,省下每一分钱,只为给孩子们带去更多希望。

据有关方面统计,老人在这20多年里,爱心义卖图书达到15 万册,100 次探访,为金寨县的希望小学捐资助学达48 万元,并发动昆山及周边各界爱心人士为金寨县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合计1200 多万元。在他的资助和带动下,金寨县16 所希望小学面貌得到提升,1300多名受助学生重拾书本,其中40 余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参加校庆

第100次进山捐助

3 月19 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原金寨县南溪中心小学校长孙用奇。他告诉记者,2018 年5 月19 日适逢金寨希望小学28 周年校庆,周火生老人拖着病体第100 次来到他熟悉的南溪镇,参加校庆活动。

原来,早在2008 年6 月,周火生的老伴突发脑中风,留下后遗症无法自理,而他坚持照顾老伴和支持希望工程,风里雨里仍坚持外出售书,然后进山捐助。经年累月,周火生老人患上脑梗,行动不便。去年底,他在义卖图书时脑梗复发,经抢救转危为安。校庆当天,周火生老人坚持在医生陪同下,来到金寨看望孩子们,又将一批募捐的钱物送给孩子们,兑现了他第100 次前往金寨助学的诺言。

身体欠佳

住进养老院调养

据了解,周火生老人2004 年获评“安徽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2008 年获评昆山首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2008 年获安徽省“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2009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2010 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2017 年获评第六届江苏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然而,周火生老人的近况却不太好。他因健康原因一度住院治疗,此后又进入苏州市玉山养老院调养。3 月19 日,记者联系上苏州玉山养老院盛院长,了解到周火生老人近况。

盛院长介绍,周老师是去年入院的,几个月后又被家人接回去,半个月前因情况不太好又住进来。“老人因脑萎缩行动不便,但可以下床坐轮椅,虽然记忆力差了,但还能认识自己家人。饮食方面都还可以。他住进来以后选择的护理级别是半护,每天都有护理员专门照顾。一有空,院里的医护人员就会帮他进行康复方面的治疗。”盛院长说,周老师的子女都很孝顺,每周会来养老院,当地政府也很关注周老师,养老院会尽量照顾好老人。

自发看望

送去金寨的温暖

3 月19 日,金寨当地热心人士以“这位老人曾感动过金寨,如今谁来感动他?”为题,发布自愿探望周老师的号召,呼吁曾接受过老人资助的学生们,抽时间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说说话,也让老人感受到金寨老区人民的温暖。

为了不给周老师及其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热心人士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希望周火生老师资助过的已成年学生自愿参与;二是在探望周老师期间,吃住自理,不要麻烦周老师及其家人;三是前往探望的人员不宜太多,希望分批探望;四是建议大家悄悄往返。

南溪一位长期关心周老师健康的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能以“探亲”形式自发去看望周老师,那是最好不过的,“在老人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他来自金寨的温暖,老区人民祝愿周老师健康长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窦祖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