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省研学旅行市场持续升温,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导游开始不断加深业务学习,努力实现从导游到“导师”的角色转变。他们带领学生去旅行,既观赏自然美景,也注重学习人文知识,成为导游队伍中比较新的一个类别。
因为中小学生自理能力不足,研学旅行中,研学旅行导师既是导游又是老师,往往还要成为孩子们的“小保姆”,可以说是身兼数职。不过在万达环球国旅集团的研学旅行导师谢飞燕看来,这是她人生中难得的体验……
为不同年级定制解说词
2011 年从合肥师范学院毕业后,谢飞燕正式踏足旅游行业,加入万达环球国旅后,一直在带团。从业前7 年,她平均每年带团200 天以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业务能手,目前是国家高级导游、英文导游。
从业以来,除了带普通旅行团,她还要带研学旅行团。“从导游到导师,虽然只是一字之变,但对我们来说,需要改变的还有带团的思路。”谢飞燕说,研学旅行针对的是中小学生,旅行的目的不仅仅是观光,还要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怎样让孩子消化旅行中的见闻?首先要从解说词做起,一个景点就有多份解说词。谢飞燕说,虽然前往同一个景点旅行,但他们会根据高中、初中、小学学生的接受程度,结合学生所在学龄的课本知识,定制解说词。
以天柱山为例,为高中生准备的解说词,就会介绍其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知识,讲述花岗岩形成的原因等地理知识;针对初中生,她会带着他们去参观天柱山脚下的薛家岗文化遗址,了解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小学生准备的解说词则更有趣易懂,比如讲述天柱山曾名皖山,以及安徽简称“皖”与此山的关系等。
旅行途中还要充当保姆
有些孩子平时在家不怎么动手做家务,单独外出旅游时缺乏基本生活技能,这时候谢飞燕就要像保姆一样,为孩子们洗衣服、洗澡,甚至还要为他们擦屁股。“为孩子们做这些,权当为自己生小孩做准备了。”谢飞燕笑着说。
“参加研学旅行的都是小孩,小孩之间难免有打闹,管理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谢飞燕说,刚开始的几年没有带小孩的经验,就试着与孩子们做朋友,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如今,每个研学旅行团都有学校老师全程跟着,但她还是尽量做得比带队老师更多。
孩子相互打架、意外跌伤、突然生病……就算带团再仔细,这些小状况还是偶尔会发生。刚开始谢飞燕很害怕旅途中出现这些突发小状况,但经过一段时间磨炼后,她都能沉着应对了。在带团时,还有些让谢飞燕哭笑不得的小插曲,比如孩子遇到现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不主动跟她说,而是打电话到家里,造成了家长的误解。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因为带团经验丰富,谢飞燕去年被公司调到专门做研学旅行产品的行知学堂。“我喜欢孩子,很高兴能加入这个部门。”谢飞燕告诉记者,带研学旅行团往往是累并快乐着,但让她觉得最值得的是,可以帮助孩子去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去澳大利亚的一次带团经历,让谢飞燕至今记忆深刻。她说,到悉尼后,听几个孩子讨论说悉尼的道路和高楼跟中国的中等城市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走过去告诉孩子们,到一个地方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建设,更应该观察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居民的精神面貌。
“孩子的认识都比较浅,需要我们来引导。”谢飞燕还说,在带团的时候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很担心不经意的坏习惯被孩子学了去。她一直告诫自己,作为孩子们的出行导师,需要以身作则,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吕欢欢 记者 王吉祥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