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正在加速向制造强省迈进。
去年5月,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资料图片
我省制定了制造强省建设方案和制造强省“政策10条”,并配套出台了支持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中国声谷发展等系列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工业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增速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其中,2017年居全国第6、中部第2位,2018年(9.3%)居全国第4、中部第1位,创近四年新高。
我省传统产业加速提升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据介绍,我省聚焦智能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机器人、汽车、新能源汽车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其中,新型显示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基地,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四种家电产量约占全国的1/5,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3%,智能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智能语音入选国家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中国声谷”拔节壮大,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30%。
此外,我省新型制造也在加快发展。据了解,我省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工程,建成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工业设计中心195家、企业技术中心1309家,成立智能制造、大数据、磁性材料等产业技术联盟114个。我省还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6000余台,认定数字化车间204个、省级智能工厂45个。
此外,我省民营经济活力也在逐渐增强。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户,达112.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74万亿,贡献了全省56.8%的生产总值、68.8%的税收、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为安徽工业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GDP突破3万亿的重要支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相关新闻
世界制造业大会市容环境有保障
9月20日至23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举办,众多国内外来宾将齐聚合肥。为了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合肥城管部门将开展会场和城市重要节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并全面开展晨查、夜查等。
据了解,城区主次干道将坚持夜间冲洗白天保洁洒水降尘,让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整洁有序,铁路、城市出入口、高架沿线无垃圾和漂浮物。同时,城管也会加强市容秩序管理,规范沿街经营户经营行为。同时,城管部门还持续加强市容秩序管理,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管沿街商户出店经营、占道堆放、乱贴乱挂等违规行为。而在加强环境整治的同时,合肥城管部门也将全面开展晨查、夜查和专项督察考核等。
胡少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