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扭转当前秸秆禁烧工作被动局面,研究对策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0月31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公开约谈霍邱、濉溪、灵璧、肥东4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指出当前秸秆禁烧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截至10月30日,全省已发现秸秆焚烧火点101个,同比上升206%,其中秋季火点数70个,同比上升900%,是近年来全省秸秆禁烧工作出现的最大幅度的反弹。霍邱、濉溪、灵璧、肥东4个县秸秆焚烧火点数分别为13个、7个、6个和5个,位居全省火点数前4位,总数占全省秸秆焚烧火点的32%。
秸秆焚烧现象对全省的影响:一是增加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压力。10月30日,全省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5.2微克/立方米,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优良天数比例72.3%,比去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经预测,今年秋冬季我省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仍然偏差,如果不能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将使全省空气质量改善面临更大压力。
二是造成了全省秸秆禁烧工作形势被动。2013年以来,我省持续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秸秆焚烧火点核定数由2013年的2352个降至2018年的25个,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火点总数由常年位居全国第1位降至2017年的第14位。如秸秆禁烧工作出现反弹,将使多年来全省工作成果毁于一旦,更会使以后禁烧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三是影响了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形象。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推进,我省与周边省、市频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防联控工作。今年以来,我省秸秆禁烧工作多次被上级部门点名,对我省蓝天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四个县的工作出现明显退步,原因主要是意识缺位、思想放松、行动懈怠。近年来,各地虽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攻坚任务,但忽视了禁烧工作长效机制仍不健全,对打持久战认识不足,秸秆禁烧工作呈现一时紧、一时松的现象。
入秋以来,我省多次发现单日出现大量秸秆焚烧火点的现象,对此,省大气办连续印发通报,要求各地引起重视,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也加强了对各地秸秆禁烧工作的督查。然而部分地区仍然没有有效控制火情,焚烧火点数持续上升,起了负面带头作用。
希望通过此次公开约谈,霍邱、濉溪、灵璧、肥东4县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打响秸秆禁烧反击战,也希望全省其他地方借鉴警醒,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力度,确保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