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安徽旱情备受关注。11 月5 日,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我省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采取多种举措解决饮水困难,多地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确保饮水安全。目前全省未出现“无水喝”问题。
11月2日,庐江县庐城镇罗埠二站正在抗旱提水,日提水30万方。周跃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金学永/摄
多市启动应急响应
据悉,我省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安庆市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合肥、六安、滁州、黄山、铜陵、马鞍山、淮南、蚌埠、宣城、芜湖、池州等11 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据统计,截至11 月5 日,全省共有32.58 万群众正常生活供水因旱受到影响。我省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摆在当前抗旱工作首位。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累计出动1167 人次、送水车364 辆次,送水3650 余吨。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全面摸排水源、供水工程以及饮水困难人口的基础上,采取城市管网延伸、水厂联网并网、启动备用水源、修老井、打新井、截潜流、应急提水等措施,累计解决饮水困难人口32.58 万人。目前,全省16个市及所辖县城公共供水厂运行形势较为平稳,未出现“无水喝”问题。
重点水源统一调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长江、淮河干流及沿江沿淮湖泊水源条件较好,各地积极抢抓机会,提引江河外水、强化蓄水保水、科学配置内水、合理抽取地下水,统筹江河、湖泊、水库等重点水源统一调度管理,保障各类用水需求。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服务抗旱工作。记者了解到,省水利厅制订明年3 月底无有效降雨情况下的大别山六大水库及省管工程供水方案;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加强当前农业抗旱调度,按专业编制下发《农业抗旱技术指导意见》。省直有关部门及时下派30 多个工作组、专家组赴基层一线,相关市县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抗旱需要。省财政厅及时拨付资金5000 万元,支持地方抗旱救灾。省防办会同能源局、水利厅、电力公司下拨抗灾用电指标6130 万千瓦时,支持农业排灌和抗灾用电。气象部门10 月份以来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9 架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217 点次。
各地加大投入,累计投入抗旱人数512 万人次、机电井1.6 万眼、泵站1.1 万处、机动抗旱设施20.87 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0.28 万辆、抗旱资金7.2 亿元、抗旱用油1.1 万吨、抗旱用电2.6亿度。
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11 月份,淮河以南降水预计较常年偏少,其中沿江江南偏少2 成以上,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旱情仍将持续发展,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据省应急管理厅相关人士介绍,下一步将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广泛开辟抗旱水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提、引、蓄、调功能,抓住有利天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因地制宜采取打井、洗井、截潜流、掏山泉等措施,开辟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做好长期抗旱准备。立足可能发生的秋冬连旱最不利条件,分部门制定长期抗旱预案方案,深入分析干旱影响,进一步算清水账,制定长期抗旱综合性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对口帮扶支持,适时提升抗旱应急响应级别。”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余康生 记者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