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纪检监察网消息,日前,黟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农水局、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医保局、县数据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公布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第二批工作成果,分别是:
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以农村“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完成农村卫生改厕2780户,占年度任务103%,20个行政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PPP项目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生态美”超市21家。全县66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战役,持续推进秋冬战役,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3万余吨。整治村内水塘107个,清理村内沟渠177条、共计69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31.4万余吨。整治乱搭乱建1557处、残垣断壁335处。清理废旧广告牌351个,拆除无功能建筑21731平方米。
针对电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推动电商扶贫提质增效。建成具备农产品上行能力综合服务点18家(其中贫困村8家,占贫困村总数61.54%),具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48家(其中贫困村5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集中电商培训3期共计272人,全县电商网上零售额达6.78亿元,农产品等实物交易额突破6600万元,同比增长20%。
严格落实“两病”门诊待遇政策,严肃查处定点医疗机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对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确诊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采取药物治疗、但未达到慢性病准入标准的城乡居民予以门诊用药适度保障,自11月份开始受理“两病”申请并发放门诊就医证,预计将惠及全县7000名左右患者,减轻医药费负担约170万元。建立打击欺诈骗保部门联动机制和有奖举报制度,对全县74家定点医疗(药)机构实行协议管理,落实监管全覆盖,1-10月,查处违规定点医疗机构4家,约谈定点医疗机构4家,扣除(拒付)各医疗机构违规医保费用总计19.47万元。
提升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率,让群众少跑腿。按“个人、法人和不动产”分类设置办事大厅,改“部门窗口”为“综合窗口”,落实跨部门代为受理。整合大厅资源,提供1个前台窗口和1个后台办公室供印章制作企业使用,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和公章刻制“一站式”办理。“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县乡村(社区)三级全覆盖,“最多跑一次”率100%。建成运行覆盖全县40家县直部门、8个乡镇、6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的县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一张网”。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配备高拍仪、扫码枪等硬件设备,目前涉及全县的51项政务事项(企业30项,个人21项)均实现专窗办理。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深入推进整改整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坚持立查立改、边督边改,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9件,已办结7件,办结率77.78%,正在抓紧办理2件,确保如期办结。受理环境信访投诉27件,已办结27件,办结率100%。关停1家无合法审批手续且污染防治不到位企业,发放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4份,及时有效解决涉及污水、垃圾、油烟、噪声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
黟县纪委监委将坚持问题导向,一以贯之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保持劲头不减、力度不松,会同牵头责任单位持续深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整治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黄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