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2月20日,记者从亳州市人社局了解到,截止到11月底,亳州市共受理欠薪投诉489起,立案查处欠薪案件70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18起,追发2183名劳动者工资待遇2278.7万元。
据悉,亳州市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出台了《亳州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预警处置制度》,进一步明确平台预警监控处置流程,力争将欠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市累计937个工程项目纳入了平台管理,农民工实名制登记20.84万人,专户累计入账65.03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45.74亿元,其中2019年专户入账38.65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61.55亿元。
同时,该市还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对无故拖欠工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从严处理,记入不良记录,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和信贷等进行限制,使欠薪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今年以来,2家施工单位和1名自然人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10家施工单位被记不良记录,通报批评了3家施工单位和4家建设单位,向社会公布拖欠工资典型案件3批10起。
亳州市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9人,移送审查起诉28人。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与去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欠薪人数和欠薪金额分别下降21%、24.6%,没有发生一起因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导致的欠薪问题,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明显减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毛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