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脱贫攻坚在行动| 灵璧: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致富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我现在一天加工100件服装,一个月保底收入4000 多元,以后更熟练了收入还会增加。”在灵璧县大庙乡贝乐服饰车间里,42 岁的贫困计生户马凤娟高兴地说。马凤娟是大庙乡双女户,从参加培训到熟练操作,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马凤娟所在的车间,是大庙乡计生协引进在外创业的本土能人回乡创办的贝乐服饰有限公司,2018 年2 月底建成投产,是一个集服装加工、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就业车间。该车间为计生户提供15 天免费培训,育龄妇女每天还补贴50 元伙食费。目前,已经培训并吸纳100名育龄妇女到车间工作,工人每月最低工资在3000元左右,最高可达5000元。

像马凤娟这样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收入不错又稳定的工作的贫困计生户越来越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大庙乡计生协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不离乡土脱贫致富。

在大庙乡马庄村扶贫产业蔬菜大棚里,45 岁的贫困户温克兰正在摘黄瓜。“一天能摘3000 多斤,这批黄瓜是头茬,最好的是二茬、三茬。”说起黄瓜,温克兰头头是道:“一个大棚一年能产一万斤黄瓜,现在一斤能卖3 块钱。”目前马庄村建成了100 个蔬菜大棚,分别由28 户贫困户管理。该乡党委书记胡峰说,这些大棚由精准扶贫资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提供良种、统一对接销售,每个贫困户年可增收5万元。

同样,该乡大庙村通过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要素,请专家对村庄进行全面设计规划,精心打造了白龙园1000 米生态景观、小白龙探母人文景点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好去处。2018 年12 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达5 万元;2019 年农家乐增加到了60 户。该乡乡长张诚说,大庙村有5000 多人,最多时有1800 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全都回来繁育苗木、养殖中蜂或开农家乐,在家门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徐飞 张海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张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