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贵池:千载诗人地 幸福首善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贵池长九项目码头。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被誉为“千载诗人地”的池州市贵池区,在过去的一年,开拓进取、担当实干,围绕14810 工作主线,瞄准“一个定位”,坚定“四大目标”,推进“八提战略”,实施“十大工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党建坚强有力的良好局面。2020 年,全面小康就在眼前,贵池在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文明兴的现代化首善之区。

民企活:经济发展稳中增强

2019 年8 月22 日,在2019 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峰会上,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入选“2019 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 强”榜单,与2018 年相比排位明显上升,位列476 位(去年498 位)。贵航特钢连续两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 强、连续六年跻身省民营企业百强。

美丽的乌沙镇灯塔村。

近年来,贵池区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已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贵池区经济主体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此外,该区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资金4000 万元,兑现区级奖补资金2.53亿元,减税降费3.5亿元。2019 年,贵池区突出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稳中增强。编制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值276 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等初具规模,晋升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榜首。

在贵池,高新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镇域经济三大平台优化升级。池州高新区优化整合顺利落地,国家高新区申创迈入攻坚期,园区总产值突破220亿元。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接待游客157 万人次。5个镇街财政收入超5000 万元,牛头山、牌楼镇连续两年超亿元。

央企来:招大引强提升动力

2019 年12 月中旬的寒冬时节,牛头山港口长九码头十分繁忙,数艘5000 吨级货轮停泊装载建筑骨料。这些贴有“贵池”标签的骨料将启航运往江浙沪等地区。由中电建集团投资的长九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项目一期自6 月底投产以来,一直开足马力,极力释放产能,满足市场需求。预计这个全球在建最大绿色建筑骨料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将成为贵池区携手央企共同发展的一个标杆。

精实电子二期项目顺利投产。

自2016 年中电建集团开启贵池区与央企合作帷幕以来,央企招商一直是贵池的重头戏。尤其是2019年,中国建材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这些“中字头”“国字号”央企跟贵池区频频互动,纷纷登陆贵池布局产业基地,涵盖矿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农林产业化等领域。2019年,一批总投资超150亿元的央企项目成功落户贵池。

2019年,贵池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扎实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不遗余力地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区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组建7个区直招商工作团,启动“夏季攻势”,推深做实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创新“红黑榜”通报机制,构建全员招商大格局。

该区还积极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民营经济帮扶工程,遴选39 名企业帮扶专员一对一服务,精准开展“四送一服”“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难点问题142 个。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设置8 类综合窗口和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专窗,办理时限压缩60%,80%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动能新:改旧育新转型升级

2019 年12 月6 日下午,南京江东商贸区与池州高新区签订结对合作协议,缔结为友好园区,标志着贵池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迈出了新步伐。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作为建邺区四大功能园区之一的江东商贸区,是一座以商务商贸、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市级商业新中心,荣获了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池州高新区是省级高新区,通过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已成为贵池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创新创业的集聚地。

“标杆向江东看齐、俯身向江东学习”,双方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速转换发展动能,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打造苏皖园区结对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9 年,贵池区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 家、战略性新兴企业8 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00 亿元、106 亿元。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26 家国企全面整合,金桥集团“华丽转身”迈向市场化,实现产值8亿元。

此外,过去的一年,该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接待国内外游客1645 万人次、增长11.3%。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实现交易额9.7 亿元,获评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

攻坚准:守牢底线奋力突破

贵池区梅街镇长垅村地处山区,多年来村集体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近年来,经过全村共同努力,2018 年底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但产业富村仍存在资金难题。池州市贵池区大唐矿业有限公司计划设立扶贫基金500 万元用于帮扶该村青梅种植及相关项目,项目获益后,企业不参与分红,扶贫项目收益将全部用于长垅村帮扶贫困户、产业发展等。

新开发的现代农业基地。

过去的一年,贵池区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捐赠援建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拓宽增收门路。

在突出精准施策,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工作中,2019 年,贵池区高效推进“精准脱贫十大工程”,统筹资金2.45 亿元,不停歇打好“四季攻势”,全面解决692 户1644 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全区14127 户贫困户实现“一业”全覆盖、拥有“两业”占比77%,6346 人成功脱贫,22 个边缘村顺利退出。

今年1 月7 日,贵池区政府与蚂蚁金服集团举行“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签约仪式。合作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分析服务、金融信贷服务、金融风险监测等。2019 年,贵池区实现重大风险平稳可控。整治互联网融资平台10 家、P2P 网络借贷平台1 家,稳妥处置融资担保机构不良资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贵池区投入资金5 亿元,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整改突出问题397 个,沿江植绿3611 亩,拆解砂船150 艘、渔船960 艘,创建绿色矿山6 家,整顿关闭矿山2家。

乡村兴:补齐短板特色优良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贵池区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程建设,已改造升级“四好农村路”200 公里,改造危桥10 座,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成就百姓致富路、幸福路。

2019 年第二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

该区还瞄准“三农”工作短板,以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落实乡村振兴的硬任务。重点发展茶叶、稻渔综合种养、中药材、有机蔬菜、西山焦枣和秋浦花鳜等六大产业,新增特色产业基地6 万亩。组建稻渔综合种养、黄精等产业联盟,培育主导产业专业村76 个。皖南草鸡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500 强,贵池跻身第二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2019年,贵池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环境更加宜居。“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五清一改”全域推进。农村保洁、垃圾收集转运实现常态化,乌沙等7 个镇街驻地和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成运行。15 个省级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市级验收,22 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全部开工,乡村振兴首场硬仗取得阶段性战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  朱春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