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在泗县丁湖镇丁陈村村民蒋贤彬的獭兔养殖棚里,他正在忙着给獭兔喂青草,看着成群结队的兔子,他心里乐开了花。“我养的这50只獭兔食量比较大,满满两板车的青草不到一天就吃完了。”蒋贤彬说,每天出门割青草既锻炼身体,又能赚钱养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年过古稀的蒋贤彬,因长期患有慢性病致贫,是2020年的预脱贫户。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他,精气神很足,身体还算硬朗。
“为了帮助我摆脱贫困,村干部鼓励我,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今年初,村里发展兔子养殖项目,我主动报名,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蒋贤彬喜滋滋地说。
50只种兔住进了蒋贤彬家。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来清理兔棚粪便,给兔子喂水、喂食。在养殖中遇到困难,他就跟着技术员学,现在也成了“养兔通”,“兔子根本就不愁卖,现在正为养得少犯愁呢!”
蒋贤彬说,他打算再盖一间兔棚,扩大养殖规模,帮助更多有意愿的贫困户增收脱贫,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贺微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