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安徽新闻

朋友圈集赞就能领苹果手机?是的!但第一名为何没领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被集赞得手机的广告吸引,江苏人蔡某遂参与活动并集赞5397个,成为获点赞最多的人,但他在兑奖时却遭拒。发起活动的宁国某公司认为,蔡某是外地人,且涉嫌虚假点赞。蔡某一怒之下起诉该公司。宁国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无法排除蔡某利用软件集赞,活动发起公司有权取消蔡某的获奖资格,但该公司在广告中未注明活动参与者的地域限制,判决该公司补偿蔡某交通费1500 元。蔡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集赞最多却没拿到奖品

江苏人蔡某在微信里看到,宁国某公司于2019 年9 月27 日发布了一条“悬赏”广告:微信用户转发该广告至朋友圈集赞,到活动截止日期集赞最多的人可获得iPhone11 手机一部。被奖品吸引的蔡某遂转发该广告开始集赞。

蔡某采用多种方式,使自己的集赞数达到了5397 个。活动截止后,蔡某携手机前往宁国那家公司领奖处参评。经统计,蔡某集赞数第一。但在工作人员对集赞数位居前三的参与者手机进行验证时,发现蔡某微信中有多个含有点赞软件的微信群,于是认为蔡某涉嫌虚假点赞。

同时,该公司认为蔡某是外地人,不是此次活动的邀约对象,于是取消了蔡某的领奖资格。第二名参与者与蔡某有类似情况,便主动放弃了领奖资格,该公司最终将奖品给了经验证无误的第三名参与者。

集赞第一却被取消领奖资格,蔡某一怒之下将这家公司告上了法庭。

当事人涉嫌用软件集赞

宁国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奖集赞活动,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出参与邀请,如果参与者完成一定行为即可领取奖品,该行为构成邀约。蔡某参与该项活动,转发广告至朋友圈集赞,即为承诺,双方之间成立合同关系。

但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发布悬赏广告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楼盘知名度,若有参与者通过点赞软件完成任务,不仅不能满足公司的宣传目的,还对其他参与者不公平。蔡某虽集赞数位居第一名,但其微信里有多个含有点赞软件的微信群,无法排除其利用软件自动点赞的方式进行集赞。该公司作为悬赏广告的发布者,在不确定蔡某微信点赞真实性的情况下,有权取消蔡某的获奖资格。

在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前提下,该公司也未取消广告奖励,对信守承诺的第三名参与者颁发了奖品,可以证实该公司的兑奖活动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故对蔡某兑换奖品iPhone11 手机一部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但是,鉴于该公司在发布悬赏广告中,未注明活动参与者的地域限制,才造成本起纠纷,使得蔡某因兑奖和诉讼往返于两地,故判令该公司补偿蔡某交通费1500元,其他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后,蔡某提出上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昨天从宁国市人民法院了解到,二审法院近日已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黄优 陈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