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泗县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通过开展四个“做起来”,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文明餐桌从修改《村规民约》做起来。公筷公勺,举手之劳,使用公筷公勺,“筷”乐又健康。普及公筷公勺,“筷”乐又时尚。美化环境从“清洁行动、助力脱贫”做起来。泗县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县、乡、村+N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构架,党政领导带头参与,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各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开展活动。革除陋习从“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小事不办”做起来。黄圩镇、刘圩镇等乡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移风易俗,倡导“丧事简办,婚事缓办或不办,其他事宜一律不办”。入脑入心从宣传发动做起来。疫情防控至今,将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办理婚丧事宜“十严禁”、社会公民办理婚丧事宜“十提倡”“文明泗县18 条”“泗县市民公约”和“泗县乡风文明18 条”等内容,制作成悬挂宣传标语8240 幅,发放《倡议书》《致广大城乡居民的一封信》349210 份,播放户外大屏226 块,播放各行业、各单位LED 滚动字幕600 余块,编发手机短信25 万余条,广播有声宣传2768 余个点位,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截至目前,全县468 支志愿服务队10 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中,全县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文明素养得到提升,文明新风成为泗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叶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