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今日从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芜湖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协同实施。去年共完成大气治理任务1643项,整改问题674个,全市PM2.5年均浓度降幅全省第二,位列全省经济运行考核一类市第一。
据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东介绍,芜湖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260天,优良率为71.8%,轻度污染88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2天,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较2018年减少14天,同比下降2.3%,芜湖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芜湖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芜湖市列入国家水质考核断面共有6个,其中长江东西梁山、漳河澛港桥、青山河查湾、青弋江宝塔根、裕溪河裕溪口5个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黄浒河荻港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竹丝湖、龙窝湖、奎湖水质为Ⅲ类。全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芜湖市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共有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共有森林公园4个,湿地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1个,地质公园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
2019年,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创建扎实推进。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6个国家级生态镇,14个省级生态镇。
蓝天保卫战持续发力
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协同实施。水泥行业提标治理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步进行,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治理基本完成,柴油货车攻坚战全面打响。去年共完成大气治理任务1643项,整改问题674个,全市PM2.5年均浓度降幅全省第二,位列全省经济运行考核一类市第一。
碧水攻坚战稳中有进
开展 “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摸底及问题排查工作,全面推动问题整改。对全市33个地表水断面进行监测预警,将27个河流控制断面纳入水质考核。
2019年芜湖市成立水环境治理办公室,依托三峡集团,创新“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完成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1座日处理3万吨污水处理厂,完成64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排查检测污水管网680公里,修复污水管网约300公里。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持续开展涉危涉化涉重企业环境安全专项排查、“散乱污”企业整治、污水处理厂检查、秸秆禁烧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累计检查企业304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8812人次,下达监察意见95份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38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5件,罚款金额达429万余元。查封扣押11家,限产停产2家,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19起,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4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孙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