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年承包了300 亩地,午季一共收了24 万斤小麦,已经全部拉到了仓库里。马上就有连续降雨了,现在得抢抓时间把玉米种上,今年午季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张雷是泗县草沟镇王楼村人,家中共有5 口人。在地里刨食了半辈子的张雷清楚地知道,光靠种地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想要增收致富,还得另外找寻一条门路。
前些年,头脑活络的他和村里的几个建筑能手共同出资,成立了一个施工队,主要帮助附近的村民建房和修缮房屋,凭着过硬的质量和诚信的口碑,张雷的施工队很快得到村民的认可,周边村庄谁家有需要都会请他过去施工。只用了几年时间,勤劳肯干的张雷就慢慢富裕了起来。
挣到钱后,张雷不是顾着安逸享乐,在干好施工队的活之外,他又在村里流转了300 亩土地。靠着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种植思路,张雷家土地的产量明显高出别人一截,实现了增产与增收的双赢。
致富不忘乡邻,张雷与王楼村的部分贫困群众结成对子,采取“一对多”的方式精准开展帮扶。田间管理需要人手,张雷就聘请一些有劳动能力又有意愿的贫困户到他的地里干活,除了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平时还教授他们科学的种植技术,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想点子、找路子,帮助更多的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富起来。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在草沟镇,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敢打敢拼,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还可以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资本。“像张雷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自愿与村里的贫困群众‘结对’,筛选‘致富经’为他们出谋划策,带动贫困群众从学政策、学技术、学文化入手,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和坚定脱贫的信心,同时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大力宣传和推广。下一步草沟镇还将发掘更多的能人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带领更多的困难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草沟镇党委副书记钟志介绍说。
姚森 蔡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