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乌石镇“电商助农 挽手筑梦”消费扶贫活动于9月21日正式开启。
秋分时节,稻谷飘香。乌石镇长芦村千亩稻田汇成金色海洋,这里稻谷颗粒饱满,色泽透亮,含锌量超普通大米39%,是名副其实的富锌米。9月21日当天,乌石镇诺农富锌米种植基地正式揭牌。该种植基地与其他农业基地有何不同?“传统农业基地只是实现买进来卖出去,而该种植基地是通过订单种植、溢价收购、与当地政府合作在产品产业链上提供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将零散的农产品统一打造为标准化的品牌产品,精准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乌石镇爱及乌联合社法人代表杨长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该基地新模式签约年销230吨富锌大米,涉及种植田地1000多亩,精准带动农户户数约300多户,其中贫困户15户,累计季节性种植用工约500人次,实现直接带动农户增收约15万元。“种植基地不仅产了好粮,更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安徽诺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富锌米种植,传承古法传统工艺的乌石镇菜籽油也是消费扶贫的项目之一。精选天然、无公害的菜籽筛选去杂去灰尘,通过炒锅去水份煸香,再入槽碾菜籽粉未,蒸气蒸胚,接着用稻草包饼,上铁圈菜籽饼入榨膛,最后撞榨出油,展现出木榨工艺的非遗魅力。“传统木榨工艺能够更完整地保留住菜籽中的营养成分,颜色更加金黄透亮,香味更加浓郁。”乌石镇合作社手工木榨菜籽油作坊的负责人汪慧群说。
谈到精准扶贫,乌石镇爱及乌合作社法人代表杨长友有着自己的思考,当前村子内60岁左右的人员,因为购买保险、退休政策等原因,外出务工难以找到合适工作。也有些村民因为子女上学、老人照顾等特殊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乌石镇合作社跟公司合作,将土地流转由合作公司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并包销,保障了百姓们的基础收入。能够让村民在实现家门口务工,增加了经济能力。另一方面规模化发展产业,有利于种植成本的降低,品质的把控,亩均效益的增长。
“未来,我们还将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品种结构,实现农业+旅游的发展。”杨长友告诉记者, 此次打造富锌米种植基地也便于打造乌石自有的品牌爱及乌,向小众化、高附加值方面发展,提升增加值。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