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8年,有网友在芜湖弋江区发现一个“蓝宝石湖泊”,因其拍摄的现场视频很美,这个湖泊一下子成了网红,引得网友吵着要去拍照片。不过来自芜湖官方部门的消息称,此蓝色湖泊系矿坑,湖水水体环境污染严重,因周边地形复杂,还呼吁网友不要再前往,以免发生意外。
10月29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注意到,2020年9月,芜湖启动白马矿坑生态修复项目,以“生态”为主题,“矿坑”为核心,“公园”为载体,着力打造“白马矿坑生态公园”特色自然人文景观,让废弃矿坑悄然获得新生。
据了解,这座白马废弃矿坑位于弋江区白马山水泥厂采矿区北侧,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开采石料,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的石灰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经过近半世纪的石料开采和降雨积水,这里日积月累汇集成一个周长约1029米,平均水深约20米,最深约70米,蓄水量约120万立方米的废水湖。但是因水体呈蓝色,这里被网友调侃为芜湖的“马尔代夫”。
然而,这里的水质呈碱性,对人体有危害。再加上矿坑边缘空余土地被“散乱污”企业违规占用,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2018年,芜湖市通过联合执法消除矿坑周边污染源。清理取缔周边15家“散乱污”企业,拆除已征房屋及违建16处、大型破碎设备2台、传送设备7套,清理堆放物750余吨、漂浮物50余吨,累计清运各类物资170车3500余吨。
2019年4月,这里完成危岩清理、废渣清理平整、场地平整及坡面修复、复绿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019年6月,芜湖启动矿坑水治理项目。矿坑水体通过潜水提升泵排入酸碱中和池,实时监测处理水量及出水水质,水体处理达标后排入周边天子港水系。
2020年,芜湖对水体已达标排出的矿坑底泥进行取样监测,进一步研判底泥组成。同时采用动态取样方式对水体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底泥调查提供基础数据,实现科学管控。
(整改效果图)
2020年9月,芜湖启动白马矿坑生态修复项目,以“生态”为主题,“矿坑”为核心,“公园”为载体,着力打造“白马矿坑生态公园”特色自然人文景观,让废弃矿坑悄然获得新生。
(综合芜湖新闻网、芜湖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