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前三季度,安徽城镇新增就业55.5万人

据中安在线10月30日消息 市场星报记者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3万人的88.1%。

累计减免三项社保费374.2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一方面稳企业、保就业岗位,一方面抓创新、增就业岗位。在援企稳岗方面,我省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率政策,前三季度,全省累计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374.2亿元;截至9月底,累计向12.83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10.59亿元,惠企数量和返还金额分别达去年全年的6.9倍和1.53倍;支出重点企业稳就业等就业补贴资金21.9亿元。

近7成被调查企业用工保持稳定

人社部门对16个市2769户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9.38%的被调查企业三季度用工保持稳定;59.1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四季度生产经营向好或持平。9月,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34,同比上升0.02,岗位供应充足。

增岗补贴带动新增就业岗位8万余个

在推动岗位增加方面,我省创新小微企业疫情期间增岗补贴政策,出台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策,鼓励新增就业岗位。1月至9月,各地向10695户小微企业发放增岗补贴8711.6万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8万余个。创业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除了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和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我省还不断提升创业服务,通过举办创业赛事、创业特训营等,为创业项目搭建对接平台,并在赛后持续对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在场地、培训、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截至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83%

今年以来,我省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人社部门加大招录招聘力度,增加“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招募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其中,省直机关带头开发见习岗位1030个,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我省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创新出台“发出一封信”、“推送一批短信”、实施精准帮扶、提供“打包服务”、购买服务成果等举措,促进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

截至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9月底,我省累计组织1.8万人参加就业见习,完成人社部下达目标任务的91.5%。

未出现农民工超常规集中返乡迹象

据悉,我省创新建立了“1713”工作机制,推动退捕渔民就业安置。通过完善1张实名制清单、畅通7条安置渠道、出台13项补贴政策,实现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全流程跟踪、全需求覆盖。

截至9月底,全省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85.81%,超全国平均水平11.44个百分点。

此外,我省还与广东、天津、河北等地建立劳务对接协调机制,与江浙沪地区签订《劳务协作对接和农民工返岗复工协议》,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

人社部门160个行政村劳动力外出监测显示,9月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15.4万人,同比上升1.94%,全省农民工就业局势稳定,未出现农民工超常规集中返乡迹象。

引导168.3万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

今年的疫情和汛情,是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为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我省出台了多项措施千方百计稳岗拓岗,保证受灾地区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以来,我省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加强省内外劳务对接服务,引导168.3万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创新通过“企业订单周转池”、组织行业协会订单调剂、外贸转内贸订单生产等方式,稳定就业扶贫车间生产经营,全省971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1769人,带贫率36.63%。

自今年5月起,我省全面开展就业“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即“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村),促进就业”。全省2500余名人社干部深入250多个园区、8200多户企业,调研服务118所高校,走访891个社区,广泛宣传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协调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 祝亮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