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1 月5 日上午,作为安徽省“一号工程”的引江济淮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距离左幅渡槽合龙仅仅一周,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右幅于当天上午也顺利合龙,这意味着这座世界级“水桥”主体结构完工,比计划提前2 个月。下一步将进入桥面装饰和美化工程阶段,预计明年3月底正式实现通水。
距离左幅渡槽合龙仅仅一周,昨日上午,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钢渡槽右幅顺利合龙,这意味着这座世界级“水桥”主体结构完工。
水桥和主河道高差达30米
11 月5 日上午10 时,在肥西县高店乡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钢渡槽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随着一根长15.6 米、宽4.7 米、重达40.3 吨的杆件精确架设就位,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顺利合龙。站在渡槽上,记者看到,渡槽宽约16 米,高约7 米,全部由钢结构组成。渡槽下方的主河道开挖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钢渡槽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为什么要建一座可通航的世界级“水桥”?引江济淮合肥建管处副处长曹红武解释,因为引江济淮的渠道流经合肥时,与淠史杭灌区的淠河总干渠相交,淠河总干渠是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为保证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不中断,所以将原淠河总干渠裁弯取直建设一座可过水通航的渡槽水桥,从引江济淮主河道凌空而过。水桥和主河道高差达30 米左右,建成后将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顺利合龙。
桥下引江济淮河道加快开挖
据介绍,淠河总干渠渡槽工程由中铁四局和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是引江济淮工程的控制性节点项目。渡槽总长350 米,分左右两幅,其中钢渡槽全长246 米,总用钢量达2.1 万吨。“钢渡槽采用68 米+110 米+68 米的三跨钢结构桁架式梁拱组合设计,为了跨越整个引江济淮的河道,渡槽主跨跨度达到110 米,比目前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格德堡水桥还要长3.8 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中国铁建大桥局项目部总工程师付建胜介绍,而这水桥单幅就能承载2 万吨水,还能满足六级航道的要求,可通行100吨船舶。
“下一步将对渡槽进行装饰和美化工程,计划2021 年3 月底具备通水条件。桥下的引江济淮河道正加快开挖,目前深度已经挖到32 米,预计2022 年底全部完工,具备引江济淮通航条件,届时可达到2级通航标准。”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项目总工程师张建金表示,待到引江济淮工程全线通水通航,一方面可以把长江水送到缺水的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地区,辐射5000 多万人口;另一方面将连通长江淮河两大黄金水道,让过往船只少绕行200多公里。
赵杨 李松 李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