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云南女子千里来皖 寻找分别30多年的母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妈,你还记得我吗?”11月8日中午,来自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诗女士在砀山警方帮助下,终于见到了分别30多年的母亲。见面时,诗女士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与母亲紧紧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昨日下午,诗女士为砀山县公安局关帝庙派出所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诗女士见到母亲 泪流不止。

千里来皖,希望寻找到母亲

11月8日中午,家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诗女士一家人驾车来到砀山县关帝庙派出所。诗女士一家向值班辅警许先进说明了来意:想通过派出所找到她母亲。 

许先进告诉记者,他对辖区几个村子比较熟悉,通过信息库核实比对,基本确认了诗女士母亲正是王窑村的陈素贞。民警立刻通知王窑村胡书记前往陈素贞家中了解情况。考虑到陈素贞改嫁到王窑村育有子女, 在征得陈素贞及其子女同意后,胡书记驱车带陈素贞 一家来到关帝庙派出所。

11 月 9 日,记者联系上42岁的诗女士得知,她母亲也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今年63岁。诗女士说,母亲离开时自己也就七八岁,不知道父母为何离婚,也不知道母亲要改嫁到什么地方。直到2001年,陈素贞还和娘家偶尔有书信往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没了回信。我也成家有了小孩,和母亲最后的往来就这么断了。”诗女士告诉记者。 

思母心切,踏上千里寻亲路

近20年来,对母亲的思念并没有随着书信中断而停止。诗女士不止一次想要寻找母亲的下落,但相夫教子的重担让她没有过多精力寻找母亲。诗女士告诉记者,后来她把希望找到母亲的想法告诉丈夫、儿子和家里亲戚,“他们都很支持我。” 

今年,诗女士一家决心找到母亲,“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我过年就可以见到妈妈了”。记者从诗女士口中得知,她手上关于母亲的线索仅有1990年和1993年母亲与外公通信时信封上留下的地址以及一张自己一直保存的母亲与弟弟妹妹的照片。诗女士说,她网上搜索信封上的地址,在今年8月联系了地址所在辖区的关帝庙派出所。11月5日,诗女士一家踏上了千里寻亲路。那几天,诗女士一家每天早上4点出发,丈夫和儿子轮流开车,一直到晚上 7点才休息。路上饿了就喝点水、吃点泡面充饥。 

诗女士告诉记者,一路上她既害怕又激动。她怕失联这么久,母亲可能早已搬走,又怕即使找到母亲,但这么多年未见,母亲可能早已忘记了自己,而不与自己相认。 

母亲远嫁,不曾忘记“小冬平”

11月9日下午,陈素贞改嫁后养育的儿子薛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智力上一直有些障碍,意识不是很清楚。 为此,薛先生从小并不知道母亲是哪里人,直到自己大一点了才逐渐了解,“我发现母亲有时一个人在那念叨着:‘小冬平啊、小冬平啊’。”后来,薛先生问过父亲才知道母亲是从云南改嫁过来的,“小冬平”是母亲远在云南的女儿的小名。薛先生说,他们知道这事后一直想着了却母亲思念女儿的心愿,但无奈家里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在无力支撑回乡探亲的费用。 

薛先生回忆道,11月8日中午,当时村里的胡书记来到家中告诉母亲云南那边来了一个人要认亲,询问母亲是否知道这个人。母亲当时就说:“记得啊记得啊,是冬平啊!”薛先生说,母亲到了关帝庙派出所见到女儿,更是激动得怔住了,“她和我姐抱在一起就在那哭,还一直喊着我姐的小名”。 

张广星 孙召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