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千里跃进决战决胜 | 助力脱贫“领头雁”焦林萍: 捐肾救夫 带动40多户脱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焦林萍,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羸弱乡村女子,却有着坚韧的品格:丈夫患尿毒症,她捐肾救夫;身体逐步恢复后,她起早摸黑,于2019年实现脱贫,还先后带动所在村40多户贫困户脱贫。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霍邱县宋店乡砖店桥村,采访被当地群众誉为助力脱贫“领头雁”的焦林萍。

焦林萍接受采访。

“妻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蔚蓝的天空下,秋收之后的田野,乡村水泥公路,一幢幢两三层高的民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焦林萍和丈夫刘期全就坐在自家门前,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

2001年,两人结婚后共同经营水产生意,虽然辛苦,几年下来,倒也小有积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但2005年,刘期全被确诊为重度尿毒症患者。几年下来,为了治病,家庭陷入一贫如洗、负债累累的境地。

2016年底,刘期全病情急剧加重,再不进行换肾治疗,随时都会因并发症死亡。

走投无路的焦林萍突发奇想:“如果能用自己的肾为丈夫做换肾手术,就能节省十几万元医疗费。”焦林萍瞒着双方父母和孩子,抱着侥幸的心理同丈夫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了配型检查。天随人愿!一对本来毫无血缘关系的夫妻竟然配型成功,可以作夫妻间肾移植手术。

刘期全不忍心让妻子为自己担风险,双方家人也竭力反对。但焦林萍义无反顾。2017年3月3日,焦林萍夫妇成功地进行了单肾移植手术。

说到这里,刘期全还十分动情:“我身上的肾是妻子给的,是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脱贫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因病致贫。2014年,焦林萍一家成为宋店乡砖店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的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教育资助、低保、残疾人补贴等脱贫攻坚政策相继落实到位。

焦林萍是一个不认命的人,她下决心:能靠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决不依赖政府,要加倍努力,早日脱贫,不拖后腿。她选择了劳动强度比较轻的产业项目----养殖业。在村两委会的帮助下,她养殖了200只麻黄鸡、10亩龙虾。身体逐步恢复后,又重新干起了水产生意。当年底,一家纯收入达到5万余元,生活有了新起色。

2018年,在村两委积极协调下,焦林萍夫妇成功流转了20亩土地;还成功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贷款到账后,夫妻两人立即将资金投入到水产品收购和龙虾养殖上。   

2019年,是他们最幸福的一年。曾经因为家庭贫困一度想辍学的大女儿,顺利考上了本科大学,小女儿也顺利考上了县内省级示范高中。收入越来越稳定,教育、医疗、住房全部得到保障,顺利实现了脱贫。当拿到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脱贫光荣证》时,焦林萍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刘期全说,今年他们一家人靠20亩土地的稻虾共养和贩卖龙虾,收入在15万元左右。

依靠“稻虾共作”, 带动40多户贫困户脱贫

很难想像,一个弱女子,不仅自己脱贫,还能带动40多户贫困户脱贫。焦林萍说,这靠的是养殖、销售龙虾的技术。

焦林萍夫妇从开始经营水产生意起,就贩卖龙虾。长年的积累,使他们不仅熟悉龙虾的习性,还了解龙虾的行情和销售渠道;在乡村举办龙虾养殖培训时,又学习掌据了“稻虾共养”技术。

焦林萍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靠乡村两级党组织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一家人才渡过了难关,如今脱贫致富了,也要回报父老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每到龙虾上市期和水稻生长期,焦林萍都在自家门口开启“小讲堂”,向周边的贫困户提供龙虾市场交易信息,讲解稻虾共作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常识,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种养技术,提高水稻产量、龙虾品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焦林萍还利用自己开车收购水产品的便利,帮助贫困户代购代运小龙虾种苗、饲料等,到田间地头收购成品龙虾,打开贫困户的销售渠道。

焦林萍说,她识得小龙虾种苗,可以为贫困户代购最好的种苗;她还知道行情,让贫困户们在行情最好的时候卖龙虾。这样使养龙虾的收益最大。

焦林萍扶贫又扶志,她常说:“俺家这么难都能挺过来,你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只要你想干,不懂的都可以来问俺,俺自己养龙虾,还卖龙虾、懂龙虾,你们有问题都可以来问俺,俺们一起干,一定能脱贫致富的。”

村民顾纪成说:“多亏她帮忙,鼓励俺养殖小龙虾,要不然俺家还没脱贫呢。”

据当地扶贫部门介绍,三年来,焦林萍带动全村40多户贫困户,依靠“稻虾共作”产业实现了脱贫,被誉为助力脱贫的“领头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大鹏


返回顶部